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节 (第2/5页)
子的了。 幸好这些人的身份并不尊贵。有四个人是从兖州來的商贾。只是他们身上并沒有携带什么值钱的东西。另外三个则是本地的小混混。又沒有什么苦主。吵吵嚷嚷了一段时间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许攸却是忐忑了好长一段时间。陈群前脚刚刚离开他家。后脚就遭了别人的暗算。会是谁向他们下毒手呢。许攸很快便将怀疑对象锁定在了逢纪的身上。正是那天他在袁绍面前和自己唱反调。才使袁绍始终下不了突袭曹cao的决心。难道逢纪已经知道自己和曹cao暗通款曲了。可是他又为什么不向曹cao告密呢。陈群的随从都死了。他自己又到哪里去了呢。 许攸想不明白这些问題。曹cao和陈群也想不明白。若说是袁绍下的手。他完全可以大张旗鼓地派兵捉拿陈群。根本沒有必要这样偷偷摸摸的。难道是许攸想要杀人灭口。可是陈群本來就住在他家中。他有的是下手的机会。何必等到陈群离开以后再动手呢。 这件突发事件令许多人伤透了脑筋。可是又有谁会想到。这只不过是刘欣的手下擅自搞的一次失败的行动而已。 虽然这件事在邺城哄动一时。但是可以肯定。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尽管如此。宋掌柜还是如实地将情况向襄阳作了报告。由于这次行动是他擅自策划的。等待他的将是來自幻影内部的严厉处罚。 襄阳城中。糜竺焦急地算着日子。短短三天的时间在他看來。仿佛比三年还要漫长。到了第三天的午后。糜竺就再也坐不住了。连忙吩咐套了一辆马车。再次赶往州牧府。 糜竺刚刚出门行了沒有多远。就听见身后传來一阵吆喝声。他扭头看时。只见数百骑人马簇拥着一辆囚车。正往这边而來。看他们行进的方向也是往东城区去的。 襄阳城的大牢设在南门。按理说有囚犯來了应该押往南门去。而不应该送到满是官员府邸的东城区。 糜竺的心中“咯噔”了一下。不由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再仔细一瞧。发现随车押运的这些士兵。除了飞虎亲卫。还有几十人身上穿的衣甲与刘欣手下的正规军团并不相同。 正迟疑间。那队人马已经从他的身边经过。糜竺注意到。囚车里的那个人是个年过五旬的老者。满脸的萎靡。隔得老远便能闻到一股恶臭。显然遭了不少的罪。 糜竺听张辽说过。刘欣无论是对待俘虏还是对待罪犯。都比较优厚。从來不允许底下的人滥用刑罚。即使动用囚车押运人犯。也会让他们坐在囚车中。而不会像这样将人犯架在半空。弄得半死不活的。不用说。这个人犯不是刘欣抓來的。肯定就是那天他所说的“罪魁祸首”。 第428章不同的角度 糜竺连忙吩咐道:“快。快赶到州牧府去。” 襄阳城里不许纵马。那队骑兵也快不起來。糜竺很快就赶了上去。紧紧跟在他们的后面。远远的便望见囚车上那人低着头。随着囚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不一会儿。押解囚车的那队人便到了东城区。这里有严密的守卫。不可能让这么多士兵进到里面。所以队伍也随之停了下來。双方一番交接之后。大部分人都被留在了外面。只允许一名领头模样的人随着囚车向里走去。就连驾车的人都换成了一名飞虎亲卫。 糜竺的马车却沒有阻碍。直接就进了东城区。因为他的宅子本來就在这里的。只不过糜家带來的人太多。糜竺便在在襄阳城中开设了几家店铺。这几天他是坐立不安。所以便去了城中的店铺转一转。今天的午饭也是在店铺中吃的。这刚刚赶回來。就碰到了押运囚车的队伍。 果然不出糜竺所料。这辆囚车正是押往州牧府的。囚车前脚刚刚停在州牧府的门前。糜竺后脚就赶到了。 这时。刘欣也已经得到了消息。带着沮授、典韦从府里走了出來。一出府门。刘欣就闻到一股恶臭。正是从囚车上散发出來的。他不由皱了皱眉头。沉声问道:“车上是谁。” 那名领头的军官正是曹cao的亲兵队长王图。他听到刘欣问话。赶紧上前一步。躬身施了一礼。谄笑着说道:“回大人的话。车上正是大人您要的那个‘罪魁祸首’。司徒王允。” 其实刘欣早就知道。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就是曹cao自己。否则就凭朝廷里那几个拥护刘协的大臣。根本不会想到偷袭襄阳这一招。既然罪魁祸首是曹cao本人。他当然沒有将自己交出來的道理。所以刘欣一直在猜想。如果曹cao真的交出这么一个替罪羊的话。那么这个替罪羊会是谁呢。 刘欣想过很多人。却沒有想到曹cao竟然把王允交了出來。并不是刘欣认为王允不够资格当这个替罪羊。相反。刘欣认为王允最有资格成为替罪羊。只是。刘欣还知道。王允于曹cao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两个人曾经共同商议过对付董卓。再曹cao行刺董卓失败以后。他也沒有将王允暴露出來。而且。王允是三公之中唯一一个跟随在刘协身边的人。在士林中有很大的影响。曹cao怎么可能会将他交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