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节 (第2/4页)
万、九卿大约十万、校尉五万、侍中和大夫各两万……” 刘欣赶紧打断杨彪。摆了摆手。说道:“等等。杨大人的意思是说。三公的腊赐居然有二十万之多。” 他原先以为腊赐嘛。不过就是要过年了。皇帝给大家发点春节物资而已。弄几斤rou。几担米面。再來些糕点糖果也就是了。大家图个喜庆热闹罢了。沒想到居然要发这么多。这笔钱绝对抵得上这些官员一年的薪水了。难怪这些官员对腊赐如此上心。 沮授苦笑道:“主公。杨大人说的不错。是这个定例。” 刘欣歪着头想了一会。沉吟道:“公与。地方上有沒有腊赐这一说。” 沮授拱手说道:“各郡县衙门并沒有明确规定。由各地官长视情况而定。多半是不会发放的。” “杨大人。快过年了。大家图个喜庆可以理解。这个腊赐嘛。发还是要发的。不过。”刘欣话锋一转。说道:“现在朝廷确实沒有多少闲钱了。只能尽量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所以。还请你回去告诉大家。叫他们对腊赐也不要期望太高。” 杨彪不由松了一口气。连声说道:“下官替诸位同僚谢过大人。下官回去以后。一定劝大家勒紧腰带。支持朝廷。” 只要刘欣答应发放腊赐。他此來的目的就实现了一半。至于多少那是另一回事了。杨彪已经打定主意。谁要是想不到不满。谁自己再來襄阳求刘欣好了。反正他不敢再來了。 刘欣笑了笑。说道:“杨大人。勒紧腰带就不必了。相反。还请杨大人回去以后告诉大家。让他们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添置的就去添置。不用过分节俭。刘某绝对不会让大家再像过去那样爱穷了。” 他这番话却是真的肺腑之言。这些留在长安的朝臣虽然拿到了每月的俸禄。却都将一个子扳成两半來花。好像生怕有一天再也领不到俸禄似的。而整个关中在董卓的劫掠下。百姓更是穷困不堪。不管什么商品。在关中和凉州一带都难有销路。如果这些官员领了俸禄。再舍不得花的话。那里的商业几乎要陷于停滞了。也就无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局面是一心想要大力发展商业的刘欣最不愿意看到的。 杨彪听了刘欣的话。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那件旧袍子。连声说道:“有大人这句话。下官就放心了。下官回去以后。一定先扯上几尺布。做件新袍子穿穿。” 刘欣看他发了半天狠。才决定扯上几尺布。不由哈哈大笑。说道:“行了。行了。杨大人。你先带着令郎去城里四处逛逛吧。待你回长安之时。刘某自会送你些绸缎布帛。包你够做十件八件袍子的了。” 杨彪被刘欣说得老脸一阵发热。不过。他和长安的那些官员一样。这两年都穷怕了。委实不敢乱花钱了。 沮授看着杨彪父子躬身退了出去。满脸忧愁地说道:“主公。难道您真要给那些人发放腊赐。” 刘欣笑道:“发。当然要发。不仅要给他们发。更要给你们发。” 沮授吃了一惊。连连摆手。说道:“主公。我们就算了。如今正是用钱的时候……” 刘欣站起身來。不容置疑地说道:“公与。你用劝了。这件事是刘某的疏忽。大家辛苦了一年。到了岁末。也该让大家高兴高兴了。钱多钱少是一回事。总得让刘某表示下心意吧。这样才能让大伙儿有个盼头。干起活才更加起劲。” 沮授苦着脸说道:“府库中确实沒有多少积余了。发放腊赐的钱真拿不出來啊。” 刘欣已经打定主意。这个年终奖是一定要发的。虽然不能像过去一样。发一次年终奖就抵得上全年的薪水。但是也不能太过寒酸了。像沮授这个级别的官员怎么的也要发个五万钱吧。至于杨彪他们给个两万多钱应该说得过去了。不仅各级官吏要发。各军团的士兵、各郡县的衙役。多多少少也要发一点吧。这样算來。还真是个不小的数目。刘欣沉吟片刻。安慰道:“公与。这件事你就不用cao心了。我去求求夫人。向大汉钱庄借贷。” (呵呵。到年底了。乱石也來求点年终奖。花花也好。票票也行。多少是个意思。大家支持一下吧。下周或许会有惊喜。) 第431章借钱 大汉钱庄是马芸一手创办的。刘欣原來的意思是将大汉钱庄办成整个大汉王朝的中央银行。但是遭到了马芸的拒绝。马芸看得很远。尽管刘欣现在的势力已经足以称雄天下。但是不到最后一刻。谁又能够保证他就一定是最终的胜者呢。大汉钱庄只要运作得当。不仅仅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还会是一个不小的势力。它的触角完全可以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只要将大汉钱庄控制在手上。万一刘欣失败了。即使不能利用大汉钱庄东山再起。但是要保证一家老小衣食无忧是绝对沒有问題的。 所以。马芸始终将大汉钱庄控制在手上。除了沮授等少数亲信外。沒有人知道她就是大汉钱庄真正的幕后老板。毕竟大汉钱庄的各个分店都开设在刘欣的地盘上。而且是遵照刘欣的意思开设的。沒有刘欣的命令。谁又敢去查问大汉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