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节 (第2/5页)
报答这份恩情。但是。在王允府上的日子毕竟不是貂婵想要的生活。过去她或许沒有能力反抗命运的安排。可现在不同。襄阳城里凡是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是州牧府的人。就连她自己也是这样看的。又怎么会答应再和王允住在一起呢。 看到貂婵几乎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王允的心渐渐沉了下去。他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 第435章幸灾乐祸 王允想让貂婵和他住在一起。当然不是垂涎貂婵的美色。他是谨守道德红线的。可不像后來的一些人。认了干爹、干女儿以后。还非要闹出些暧昧和绯闻出來才肯罢休。王允既然已经认下貂婵为义女。就会将将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看待。而绝对不会再做出什么不知廉耻的事情。 刚才王允从刘欣对貂婵的称呼中听得出來。刘欣和貂婵之间并沒有进一步的亲密关系。这令王允十分纳闷。在士林传言中。刘欣是出了名的好色之徒。怎么可能放着貂婵这样一个天仙般的尤物在身边多年却无动于衷呢。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刘欣现在正如日中天。放眼天下。他的实力一时无两。地盘最大。人才最多。财力最厚。王允就不相信。刘欣看不上貂婵。那个姓赵的年轻将军看不上貂婵。难道他手下那么多人就沒有一个看得上貂婵的。只要有了貂婵的帮助。他就有办法从刘欣手下的一众文武中找出这么一个人來。令刘欣整个集团分崩离析。他也就能够东山再起。继续辅佐刘协。坐稳天下。 只不过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基础。貂婵仍和他在一起。现在貂婵一口回绝。他是真的回天乏术了。 刘欣可不知道王允的内心有一条道德底线。他倒有几分点担心貂婵会顾念父女之情。愿意和王允住在一起。以方便照顾日益年迈的义父。结果一不小心遇了王允的“毒手”。现在。见到貂婵摇头拒绝。刘欣不禁放下心來。反过來安慰神色黯然的王允道:“王允。你不用忧愁。貂婵姑娘替你安排得非常周到。在城里替你置了一家店铺。城外买了几十亩良田。有了这两份产业。保你这辈子衣食无忧。” 王允摇头叹息一声。转身朝着牢门外走去。 他住的这间牢房在襄阳大牢的最里面。要出大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条路十分阴暗。加之两边的牢房都是空荡荡的。显得格外地安静。 王允越走越是心惊。他原來以为自己是被安排在一个偏僻的密室中。现在才知道他那里只是一间普通的牢房。而且是很多人关押在一起的那种。只不过。这里根本就沒有什么犯人。甚至整个襄阳大牢就关押了他一个人。才让他产生自己被关在密室的感觉。王允不敢相信。难道襄阳在刘欣的治下。已经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了。 乱世用重典。刘欣实行了非常严厉的律法。因此。在襄阳确实见不到什么重犯。但是也不可能沒有几个宵小之徒。相反。由于襄阳繁华富裕。各种街头混混比别的地方还要多上许多。虽然上一次因为伏完家在幻术馆的遭遇。马芸下令抓了一大批人。但是这些人就像韮菜一样。割了一茬又冒出來一茬。这些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那些严厉的律法还真拿他们沒有什么办法。关不了几天又要将他们放出去了。 马芸那是警察出身。怎么可能容忍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胡來。于是她便想了个主意。在城外开辟了一声荒地。设立了一处管教营。凡是抓到这些闹事的混混。一律不再关进大牢。而是直接送到城外的管教营。让他们屯田去了。这里的屯田可不同于曹cao实施的屯田政策。这些人既沒有自由。也沒有报酬。而且一干就必须两年时间。所以。说得好听是屯田。其实就是劳动改造。 不过。这样一來。襄阳大牢真的冷清了下來。本來就很少有重犯。轻犯又被送到了城外。这里自然就沒有什么人了。 王允一边朝外走。一边低头寻思。突然就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嚷嚷道:“你们凭什么抓我。快放开我。” 听到这人的呼喊。王允心头一喜。这座大牢空荡荡的。原來是刘欣故意弄的假像。就是要让自己误以为他把襄阳治理得有多好。其实不过是他把犯人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不。总有那不知情的。将犯人押到这里來了。说不定还是受冤枉的。沒听他在外面叫得有多凶吗。连嗓子都喊哑了。 王允正想着。已经到了拐角处。他正意识地一抬头。便见前面押进一个人來。仔细一瞧。不觉大吃一惊。两眼中迸出怒火來。 被押进來的不是旁人。正是那个折磨了他一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