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19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7节 (第1/6页)

    历史上确实有不少名将都敢于做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举动。但是像刘欣这样。主动交代自己的部下在关键时刻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真正是前无古人后无來者了。

    刘欣这样做有他自己的道理。这个年代信息的传递十分缓慢。即使像刘欣这样大力发展驿站交通。并且开始大量训练信鸽。但是仍然不能保证信息情报的及时传递。而战场形势往往瞬息万变。如果不给统兵将领也充足的自主权的话。就会贻误战机。

    不过。刘欣这样做也是承担着很大风险的。如果这些将领刚愎自用。错判了形势。往往会导致全军覆沒。或者哪个将领突然生了野心。也有可能拥兵自重。不听调遣。

    因此。刘欣在决定领军主将的时候。总会再三斟酌。而且他对各大军团进行轮训、换防和裁撤老兵。统一召募分配新兵。通过各种办法提高士兵们作为大汉军人的荣誉感。提高军人待遇。优待军人家属。这一系列制度的实行都是为了防止军队变成某些将领的私兵而做的铺垫。确保军队永远忠于国家。正因为有了这些前提。刘欣才敢于主动下放军队的权力。否则。沒有制度的约束。即使现在这些将领全部忠心耿耿。谁又保证以后不会出现几个野心家、阴谋家呢。

    一切都准备妥当的时候。已经临近黄昏。马超谢绝了赤乌勒让他们再休息一晚的请求。下令大军立即出发。有了大量的马匹和辎重跟随。连夜赶路肯定不行了。不过。为了赶时间。马超也是抱着能多走一刻是一刻的心态。争取能早点到达於夫罗的部落。

    其实。马超这样着急。是打着他自己的小九九。马超并不像历史上所记载的那样性情急躁。其实他也很懂谋略。也颇有领兵之能。现在。他既然已经知道刘豹去了於夫罗的部落。当然能够推断出於夫罗很可能要对呼厨泉、赤乌勒和孤涂安三个人动手。而这三个人当中。呼厨泉的实力最强。只要击败了呼厨泉。另外两人根本不值一提。即使他们联络到一些小部落。也只能算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马超可以肯定。於夫罗动手的对象一定会锁定在呼厨泉那个方向。

    这次汉军进入草原是兵分三路。领军前往呼厨泉部落的是赵云。马超知道。以赵云的身手。如果於夫罗前去攻打呼厨泉的部落。肯定会大败而回。那样一來。立下首功的就是赵云了。虽然他现在也全歼了刘豹的部落。但是与於夫罗相比。一个是匈奴单于。一个只是左贤王。孰轻孰重。一目了然。马超一心要立大功。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他要抢在赵云前面对於夫罗予以痛击。

    然而。草原上的天气说变就变。从傍晚开始。天空再次飘起了雪花。这雪越下越大。四周白茫茫一片。就连那几个向导都辨不清方向了。虽然马超带着指南针。但是那些向导是依靠草原上的特征地形來判明方位的。光知道东南西北。对那些向导來说根本毫无用处。而马超手上又沒有比较详细的地图。也沒有办法依靠指南针决定前进的方向。于是。大军只得原地驻扎了下來。

    大雪下了一天一夜。还沒有丝毫停下來的迹象。而草原上的积雪又深了两尺。马超看着疲惫的士兵。心中焦急不已。虽然这一天一夜沒有赶路。可是士兵们并沒有闲着。

    他们这次进入草原。只携带了很少的帐篷和战马。士兵们都是钻进睡袋休息的。但是。这场雪下得太大。如果钻进睡袋躺下的话。大半夜的功夫。就会连人带睡袋被雪埋起來。所以。士兵们只能轮流休息。沒有轮到休息的士兵除了警戒。还需要不停在清扫营地里的积雪。由于雪一直不停地下。这个工作量实在大得惊人。

    现在。摆在马超面前有三条路可以供他选择。

    第一条路是退回赤乌勒的部落。由于他们是临近黄昏才从赤乌勒的部落出发的。虽然他们到了很晚才扎下营寨。但是因为下雪的缘故。他们走得并不快。这里离赤乌勒的营地也不过三十多里地而已。退回去并不困难。这也是最稳妥的一条选择。

    第二条路是原地扎营。等雪停了再继续前进。睡袋虽然是极好的行军装备。但是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却远远抵不上帐篷好使。赤乌勒虽然也送给了他们一些搭建帐篷的材料。加上他们自己原先携带的帐篷。也仅够容纳三四千人。而且许多帐篷还必须用來存放草料。这样一來。绝大多数的士兵还只有在睡袋中休息。睡袋有个致命的弱点。一旦淋湿了。就会失去保暖效果。只要他们继续在大雪里呆下去。这些睡袋被淋湿只是早晚的事情。

    马超咬了咬牙。决定选择第三条路。

    第498章他们要反抗

    第三条路便是冒着大雪继续向於夫罗的部落前进。这是一条相当冒险的选择。比留在原地继续扎营还要危险。

    因为雪下得太大。徒步或者骑马都十分艰难。唯一适合的只有使用滑雪板。但这样一來。帐篷以及从赤乌勒那里要过來的牛羊rou肯定沒法携带了。那几个向导由于不会使用滑雪板。当然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