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8节 (第3/5页)
人奋力一战。 匈奴骑兵们看着自己身边的同伴不断地倒下。又惊又怒。可是他们纵有满身力气。却也远处发挥。因为他们根本够不着敌人。许多人的眼睛里已经闪现出绝望的神色。如果不是有各自的首领在后面催促着。他们恐怕已经下马投降了。如果真的出现这一幕。那可就开创了匈奴骑兵在旷野上向敌人投降的先河。 突然。那些在雪地上行走如飞的敌人停了下來。不再随着他们的前进而向后退却。刘豹见状大喜。再次高声喊道:“儿郎们。他们只有在雪地上才能如此迅速。现在。他们的身后肯定沒有多少积雪了。冲上去。干掉他们。” 刘豹猜得不错。这些能够在雪地上行走如飞的人正是刘欣手下的汉军。这些汉军也确实不能再向后退了。因为后面已经非常靠近呼厨泉部落的驻营地。呼厨泉是个大部落。人多力量大。早将营地周围的积雪也清扫了一遍。那里的积雪只有薄薄的一层。滑雪板不仅无法再在上面滑行。甚至根本无法使用。 但是令刘豹沒有想到的是。这些汉军确实无法后退了。但他们却飞速地迎了上來。匈奴骑兵们一直为了汉军脱离他们的射程而苦恼。他们先是向后方逃窜。后是拚命向前冲击。却沒有一次射箭的机会。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弓箭够不着敌人。甚至忘记了自己手中还的弓箭这种利器。只是一心想着要冲到对方面前。结果。现在汉军迎了上來。他们都沒有放箭阻拦。而是下意识地催促胯下战马向前、向前、再向前。 两支人流狠狠地撞在了一起。地上扬起大团的雪花。白茫茫一片。这是人仰马翻摔落在雪地里所造成的景象。双方开始短兵相接。厮杀声震天动地。兵刃碰击声、战马嘶鸣声、濒死前的惨叫声响成一片。 匈奴人骑在马上。拼命挥舞着弯刀。他们虽然居高临下。但是沒有奔跑起來的战马也就沒有了冲击力。他们这时候的战斗力比起步兵只弱不强。反而是汉军士兵。在接近匈奴大队的时候就纷纷跃下滑雪板。任由滑雪板凭着惯性冲入匈奴队中。将匈奴骑兵撞得人仰马翻。然后这些汉军士兵才冲上前去。与匈奴骑兵缠斗在一起。 这支汉军是由赵云率领的。他本來可以绕过呼厨泉部落的驻营地。不和匈奴骑兵直接对抗。而将他们交给呼厨泉來对付。此时。呼厨泉的部落里也已经集结起一万五千人马。來犯的这支匈奴骑兵经过他们刚才那一阵消耗。肯定已经不足这个数。而且呼厨泉还是以逸待劳。应当占有较大的胜算。 但是。赵云很好地理解了刘欣的命令。知道尽量保存匈奴的实力比将他们全部消灭干净更加有利。而且他这次的任务就是要护得呼厨泉部落的安全。再困难他也无所畏惧。 此时。赵云就身先士卒。挥舞着他那杆神出鬼沒的亮银枪。将匈奴骑兵队伍搅得天翻地覆。每一枪刺出去便有一名匈奴骑兵被挑落马下。沒有一个人可以挡得住他一个回合。 见到主将冲杀在最前面。汉军士兵们深受鼓舞。奋不顾身地扑向那些匈奴骑兵。在匈奴骑兵的眼中。汉人都懦弱好欺的。现在看到这些汉人无惧生死、勇往直前的凶悍表现。他们的心里开始打起鼓來。而且。他们面对的这些汉军并非一味地野蛮冲杀。他们一个个都训练有素。彼此之间的配合非常熟练。匈奴骑兵在他们的冲击下几乎沒有还手之力。 终于。匈奴骑兵开始顶不住了。手中弯刀挥动的力气也渐渐减弱。有人已经悄悄向后退去。这时。汉军中爆发出一阵大喊:“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这些话是用匈奴语喊出來的。是前两天赵云临时请呼厨泉部落的人教会他们的。这一阵大喊令本來就无尽恋战的匈奴骑兵们更加四顾彷徨。也不知道是谁先扔掉了手中的弯刀。下马跪伏在地。其他匈奴骑兵见状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抛弃兵刃。沒入雪地的“噗噗”声不绝于耳。刚才还厮杀连天的战场瞬间便安静下來。显得十分诡异。 两万三千名匈奴骑兵。现在已经沒有一个人立在马上或者站在地上。死了的已经躺在那里。活着的都匍伏于地。起初汉军且滑且射。始终与匈奴骑兵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已经射死射伤了近万匈奴骑兵。刚才又是一番短兵相接。匈奴人虽然凶悍。但还不善于贴身rou搏。而这时汉军在兵力上已经超过了他们。两相接战。只不过片刻的功夫。匈奴骑兵已经死伤过半。 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短兵相接的贴身rou搏是十分残酷的。这也是刘欣为什么一直致力于发展各种弓弩。提高远程打击的能力的主要原因。他想尽力避免短兵相接情形的发生。汉军虽然在战斗力上已经远超匈奴骑兵。但是匈奴骑兵在面临困境时爆发出來的能量也是惊人的。这一仗。汉军士兵的伤亡也超过了三千人。自赵云领兵以來。大小数十战。从未有过这么大的损失。当战场安静下來的时候。他的脸便一直紧绷着。看不见一丝笑意。 汉军士兵们有条不紊地打扫着战场。随军医生们抓紧对受伤的战友进行包扎救治。阵亡同袍的遗体也被集中到一起。刘欣有过严令。在任何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