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2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7节 (第4/5页)

父子为首。现在陈登对于刘备分兵出城的计划公开表示反对。其余众人连连点头。何况守城总比出城交战更安全些。谁又肯和刘备一起出去。整个大厅里顿时一片寂静。

    刘备当然知道现在出城简直等于送死。但是他更知道。如果困守城中。同样是死路一条。他已经萌生去意。准备转投他方了。放眼天下。最强大的三方诸侯便是刘欣、曹cao和袁绍。刘欣、曹cao摆明了是他的敌人。他最好的去处应当是投奔袁绍。但是。徐州和袁绍之间隔着曹cao的地盘。他孤身一人或许还有机会到达河北。若是带着一支人马。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可是。在这乱世之中沒有了军队。那他刘备甚至还不如一个县官。何况这支军队是他费尽千辛万苦才弄到手的。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向东是茫茫大海。向北是仇敌曹cao。南边刘欣的大军正蜂拥而來。摆在刘备面前唯一的出路只有向西投奔袁术了。最近一段时间。袁术一直在大肆招兵买马。扩军备战。为了防备袁术。在徐州边境方向。刘备驻扎了三万人马。如果他再从徐州带走两万精兵的话。他的手上将有一支五万人的军队。带着这样一支武装投靠袁术。相信袁术一定欢迎之至。只要取得了袁术的信任。他便可以寻找机会东山再起。

    看到满大厅的文武无人响应刘备的提议。简雍起身说道:“属下不才。愿随主公同往。”

    作为刘备的心腹。刘备想要弃徐州而走的事情。简雍自然一清二楚。他的荣华前程都系于刘备一身。就算刘备不提出这样的要求。他也会跟着刘备一起离去的。何况这本來就是他和刘备商量好的。毕竟刘备投奔袁术也是寄人篱下。身边沒有几个信得过的人才是无济于事的。所以。简雍便适时地來了出抛砖引玉。看看能不能吸引几个人才随他同去。

    陈珪父子都是暗暗冷笑。并不说话。曹豹上次追击糜竺的时候身负重伤。余悸未消。也是默不作声。而秦谊巴不得刘备多出去几天。不要來纠缠杜秀娘才好。他本來就沒几分本事。哪里会充这个大头。其实。就算他主动请求。刘备也看不上他。大厅里又陷入了沉默。

    忽然。孙乾拱手说道:“既然主公执意要分兵城外扎营。属下愿陪主公一行。”

    在原先的徐州文武当中。最敬重刘备为人的就是孙乾和糜竺。如今在刘欣的影响下。糜竺对刘备的看法早就悄然发生了改变。但孙乾仍然将刘备看作是个仁德君子。

    刘备看了众人一眼。颔首道:“事不宜迟。明天四更。刘某便点兵出城。汝等当谨守城池。不得有失。”

    曹豹等人都松了口气。齐齐拱手说道:“谨遵主公将令。”

    次日清晨。目送着刘备的人马悄悄离开徐州城。陈登看了陈珪一眼。忧心忡忡地说道:“父亲。刘备此次将大部分兵力都调往城外。城中守军已经不足万人。即使抽调大量民壮。恐怕也难以抵挡刘欣的进攻。孩儿以为。刘备此举有放弃徐州之嫌。为了陈家的安危。还请父亲早做准备。”

    陈珪皱起眉头。沉吟道:“刚才为父已经使人打探过了。刘备并沒有携带家小同行。说他想要放弃徐州城恐怕是你多虑了。还是想想如何守住城吧。”

    他却不知道刘备那条著名的理论。家小对他來说。是随时可以放弃的筹码。实际上。刘备唯一割舍不下的。便是秦谊的妻子杜秀娘。这样的绝世尤物不能带走。对于刘备來说。确实有些遗憾。不过。也就是遗憾而已。刘备志在天下。又岂会为一个女人所羁绊。

    刘备带了两万人马出了徐州城西门。这一次。刘备不仅带走了徐州城大部分兵力。还将徐州仅存的八千骑兵全部带走了。更重要的是。刘备还携带了大批粮草。几乎占了徐州存粮的六成。对此。孙乾颇为不解。不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万人马每天的消耗也是十分惊人的。倒也说得过去。

    最令孙乾感到疑惑的是。刘备率军出城以后。一路向西。并沒有在徐州城附近驻扎下來。终于忍不住问道:“启禀主公。若要与徐州成犄角之势。相互守望。当在城池左近扎营。”

    刘备笑着说道:“公佑。你亦通晓兵法。当知刘欣來势汹汹。需暂避其锋芒。城西十里处有一山谷。正可藏兵。我等前去那里驻扎。待刘欣攻城受挫。军心动摇之时。再从后夹击。则敌可破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