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节 (第3/5页)
于雷薄的冷嘲热讽丝毫不以为意,淡淡地说道:“雷将军此言差矣,在下只是就事论事。若是三位将军不愿意听,在下不说便是,反正攻不下阴陵,主公怪罪下來又不是在下一人承担。” “雷将军,现在刘将军也是为主公效力之人,大家该当同舟共济才是,以后这些有伤感情的话还是不要说了。”纪灵神情一怔,赶紧喝住雷薄,又对刘备说道,“不知刘将军有何攻城妙法,请将军明言。” “三位将军难道沒有听说过困兽犹斗吗?何况这城中还有数万军民。”刘备顿了一顿,看到纪灵眼中似有所悟,继续说道,“如果像将军这样,将阴陵城围得水泄不通,城中的军民必定死战,急切之间如何攻得下來。在下以为,当留一门不攻,放城中守军一条生路,不愁他们不弃城而走。” 围三缺一是攻城的常用办法,纪灵他们领军多年,又怎么会不知道?都是因为他们开始攻占那几座县城太过容易,在阴陵一时受挫,沒有想起來罢了。如今有了刘备的点醒,纪灵等人都是恍然大悟,齐声赞道:“刘将军果然妙计!” 刘备见这三人对自己的看法已经有所转变,笑了笑,摆手说道:“三位将军,在下还有一计。明日仍由在下主攻西门,雷将军、陈将军佯攻南、北二门,纪将军却去城东十里处设下埋伏,等到阴陵守军弃城而走的时候……” 纪灵抚掌笑道:“刘将军此计大妙,若是阴陵城因此得破,当为将军记上大功一件。” 天亮了,沉寂了一夜的袁术军营再次响起了凄厉的号角声,士兵们由大营中蜂拥而出,呐喊着扑向阴陵城,又是一天的攻城战开始了。经过昨天晚上的商议,纪灵对刘备的攻城计划又做了一些修改,今天的攻城仍然是从四个方向同时展开的。 面对这样的情景,张英已经有些麻木了,他机械地指挥着城头上的军民向城下拉弓射箭、扔石头、倒金汁,打退了袁术军队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一直坚持到正午时分。 往常到了这个时候,攻袁军的攻城战都要暂停一段时间,毕竟经过半日的厮杀,攻守双方都已经十分疲惫,而且攻方的许多器械也在战斗中损坏,需要进行一番修补。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有些异常,城下的攻城部队沒有丝毫要停下來的迹象,反而攻击得越來越猛烈了。 忽然,从西门外传來一通战鼓声,那边的攻击陡然加强了。张英此时刚刚巡查到北门,就看到昨天晚上心生惧意的那句亲随匆匆跑了过來,拱手说道:“启禀将军,西门那边攻城的敌军似乎有了变化?” 张英心头一敛,沉声问道:“什么变化?” 那名亲随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些人的衣甲旗号与前几天攻城的人有些不同,好像是敌人新调來的援军。” 发生在阴陵西门最新的这一波攻击,是由刘备率领的那五万徐州军担任的。袁术大肆扩军,钱粮都成了大问題,自然也就沒有给前來投奔的刘备他们更换衣甲旗号,所以刘备他们用的还是徐州军的衣甲旗号,竟让眼尖的张英手下看出了一些端倪。 听说敌人在西门又來了援兵,张英不由大惊失色,正准备去西门看看,突见又一名士兵匆匆跑了过來,拱手说道:“启禀将军,东门外攻城的敌人开始撤退了,分别转向南、北二门而去。” 张英正在北门,他手扶着城垛朝下张望,果然看见东边拐角处烟尘大作,无数人马向这边奔了过來。 随着这支从东门撤出來的兵马加入,北门这边的压力更大了,在连绵不断的攻击之下,好几处城头都有敌军攀了上來。虽然经过守军的殊死抵抗,又将敌人赶了下去,但是张英也是惊出一身冷汗。很快,西门告急、南门告急的消息也接连传來,唯独东门却渐渐恢复了平静,城外已经看不到一个敌军,所有人都撤了个干干净净。 得知东门外已经沒有敌军,那名亲随觉得机不可失,赶紧劝道:“将军,此时不走,恐怕就再沒有机会了。” 张英沉声喝道:“住口!这是敌人的诡计,若是我等从东门出去,正中了敌人的埋伏,传令,将东门的守军调一部分往南、北二门,务必要顶住敌人的进攻。” 那名亲随并沒有去传达张英的命令,而是咬牙继续劝道:“将军,你不要太过小心了,敌人分明是要趁着援兵新到,想要一鼓作气破我城门。但是将军你看,敌人在南、北二门的攻城兵力明显不足,所以才抽调东门的军队前來加强这边的攻势,他们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了。” 张英正想喝叱这名亲随,突然又感到他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从这几天敌人攻城的情况來看,南北二门明显是佯攻,真正的主攻方向是在东西二门。但是今天,不仅西门外的敌人补充了援兵,南北二门也是连连告急。 迟疑了片刻,张英又看向城下,那里的的攻势依然凌厉,而从东门撤过來的军队是他亲眼看到的,现在都已经投入了进攻。由于兵力的增加,攻城的敌人一**轮换着向城墙冲过來,根本不给守军以任何喘息机会。张英可以肯定,照这样打下去,阴陵城守不过三天。 张英终于狠了狠心,转身说道:“随我去东门。” 就在南、西、北三处城门激战正酣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