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2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6节 (第1/4页)

    另一方面,桥家除了在乡下有百亩良田,大部分的收入还是依靠城里的商铺,如果刘欣能够做到吏治清明的话,对于桥家的生意也是很有好处的,因此欣然担任起监督员來。

    处理好了这边的事务,刘欣终于可以启程返回襄阳了。天刚蒙蒙亮,所有人都已经集中到了太守府门前。门前停着五辆马车,最前面一辆便是那辆特制的马车。

    这一次,吕绮玲沒有再缠着刘欣,跟着貂婵和严蕊登上了马车,还冲刘欣招了招手,显得异常兴奋。看來庐江留给她的印象并不太好,小姑娘还是更加喜欢襄阳一些。

    刘欣也挥了挥手,转身正欲走向自己那匹大白马,突然看见小胖子刘浜跑过來,也想登上貂婵她们那辆马车。

    自从被关了一天禁闭以后,刘浜明显老实了许多。当然了,就算他想不老实也沒有办法,刘欣派人将他限制在一个小院中,转來转去就那么一丁点大的地方,他也折腾不出啥。

    看到刘浜要去掀车帘,刘欣把脸一沉,喝道:“站住!谁让你上车的!”

    刘浜是看到吕绮玲上了那辆马车,才跟着上车的。听到刘欣的怒喝,只得悻悻地向第二辆马车走去,一边走,一边还拿眼睛瞄着刘欣,心中满是不解。

    别看刘浜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但他也在居巢侯的位置上坐了整整十年,别的本事沒有,享乐的本事倒是一流,一眼便看出來,这五辆马车里面,每一辆马车,也就是貂婵她们乘坐的那辆马车最为豪华。

    刘浜现在已经知道,那个小姑娘只不过是刘欣的义女,而他却是刘欣的“亲生儿子”,还是“长子”。既然那个姓吕的小姑娘可以坐上第一辆马车,那么他更有资格坐那辆马车了,结果却惹來了刘欣的一通怒喝。刘浜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亲爹”反而更疼爱那个义女一些。

    就在刘浜想要爬上第二辆马车时,又听到刘欣的吼声:“谁让你坐车的!自己骑马去!”

    除了貂婵她们乘坐的那辆特制的马车以外,还剩四辆马车,关羽的家眷曹卉、杜秀娘一辆,张辽的家眷糜贞、甘梅一辆,余下两辆马车却是刘欣为沮授、糜竺准备的。沮授、糜竺虽然也会骑马,但是这次是要长途行军,为了照顾这两位文士,刘欣便给他们各安排了一辆马车。

    刘欣自始至终就沒有考虑过给刘浜准备一辆马车。他已经意识到由谁來担任自己未來继承人的问題,暂时却找不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他只能尽量表现得对刘浜凶狠一些。帝王无家事,立储关系国本,关系到国家的未來,他对刘浜凶狠的态度,肯定会对众文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听到刘欣让他骑马,刘浜苦着脸说道:“回父亲,孩儿不会骑马。”

    “不会骑马?”刘欣忽然笑了,扬了扬手中的马鞭说道,“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够不会骑马?会骑要骑,不会骑也要骑!來人,牵匹马來,让他现在就学!”

    刘欣这次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刘浜在庐江城头的懦弱表现,包括沮授、张飞等人在内的许多文武都对他很是不屑,只是碍于刘欣的面子,才沒有当众嘲讽他。现在又得知刘浜居然连马都不会骑,恐怕他在文武心目中的形象又要大跌一个跟斗。因为这些亲信文武都知道,不要说刘裕、马凡了,就连年纪尚幼的刘丕、卞璋、蔡懿都能够策马纵横驰骋。只要刘浜被这些文武瞧不起,将來如果刘欣不想把位置传给他的话,受到的阻力肯定会小一些。

    一匹枣红色的骏马被牵了过來,刘浜抖抖嗦嗦地走到近前,试了几次也沒有能够爬上去。忽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人來,飞身跃上战马,又一把拉住刘浜的手,将刘浜拖了上來,让他坐在自己的面前,然后朝着刘欣一拱手,说道:“启禀主公,属下愿意护送长公子一路返回襄阳,并且保证长公子可以在半个月之内学会骑马,请主公恩准。”

    刘浜见到自己的困境被解,抬头仔细一看,不由惊喜道:“本家叔叔,原來是你。”

    那天刘备将刘浜悄悄弄下城头,因为忙于逃命,刘浜对刘备的印象并不太深,所以第一眼沒有认出他來。但是刘备的长相太有特征了,双耳齐肩,垂手过膝,简直就像一只长臂猿,因此刘浜立刻就记起他來,不禁满脸欣喜。

    从刘备走出人群的时候,刘欣就注意到他了,但是刘欣并沒有喝止,而是要看看刘备究竟想干什么。听说刘备要护送刘浜回襄阳,还要教给刘浜骑术,刘欣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难道刘备的阴谋和刘浜有关?

    刘欣将自己的怀疑深深地埋在心里,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颔首说道:“如此也好,那就有劳玄德先生了。”

    这时,张辽和关羽的家眷也走了出來,相继登上马车。这四个美貌的女人和刘备多少都有一些关系。甘梅是他的侍妾,杜秀娘是他的情人,糜贞是他想娶的女人,而曹卉则是想嫁给他的女人。如今这四个女人各有了自己的归宿,而他却变得孑然一身。

    刘备看着这四个女人陆续登上了马车,尤其在看到杜秀娘的时候,他忽然有些明白了。关羽之所以和他决裂,恐怕与这个女人有莫大的干系。刘备既悔又恨,但是在别人看來,他却一脸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