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8节 (第2/5页)
。 刘欣当然沒有注意到刘备的举动,那是沮授该管的事情,否则他也不会将自己最忠心的谋士留在襄阳。襄阳城禁止纵马,这是刘欣自己定下的规矩,自然必须遵守,他松开缰绳,放马缓行,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大喊:“主公留步!” “吁”的一声,刘欣勒住战马,回头看时,却见蔡邕提着长袍,正向这边急奔过來,早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刘欣慌忙跳下战马,将蔡邕接住,问道:“伯喈先生,有何要事。” 蔡邕已经年过半百,一把年纪了,这路小跑差点就要了他的老命,幸亏跟着刘欣练了一阵子的太极拳,这才勉强撑住。喘了半天气,蔡邕这才说道:“启禀主公,原定科举考试的时间日益临近了,属下想请问主公,是不是另择吉日。” 去年的科举考试办得不算十分成功,不过因为是第一次,大家都沒有什么经验,能办成那样也算差强人意了。但是蔡邕身为礼部尚书,又兼着襄阳书院的院正,一心想把今年的科举考试办得红红火火,因此很希望刘欣能够亲自主持今年的科举考试。本來,刘欣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因为在江南耽搁得太久,连原定前往西域的日子都是一推再推,眼看着赶不上科举考试的时间了。 蔡邕是今天早上才听到刘欣要出发前往西域的消息,心中着急,这才巴巴地赶了过來。他不敢明着请求刘欣等科举考试结束以后再动身,只好退而求其次,更改考试时间了。 刘欣想了想,说道:“科举考试要严防舞弊,夏天是最合适的时机,不能更改。刘某此次西域之行,关乎大汉的商路,也不能一拖再拖。这次的科举考试,我是注定不能参与了。不过,有伯喈先生这样的大才坐镇,沒有什么好担心的,相信有了去年的经验,先生一定会举办这次成功的盛会。” 蔡邕能得刘欣如此信任,不由得老泪纵横,拍着胸脯说道:“请主公放心,属下就算搭上这把老骨头,也绝对不会令主公失望,只是还请主公定个題目。” 刘欣不觉眉头一皱,心中有些不祥的感觉。如果沒有自己的到來,蔡邕应该在去年就命丧长安城了,这里面还应该有貂婵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貂婵这个“始作俑者”正稳稳当当地坐在身边的马车里,而蔡邕也是一副越活越年轻的样子,真有种造化弄人的感觉。 不过,人总是要服老的,别看蔡邕现在身子看着硬朗,指不定哪天就不行了。刘欣不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伯喈,凡事都要量力而行,身体最为重要,那是本钱。沒了本钱,生意可就做不下去了。科举考试的事情多安排下面人去做,你只管抓住重点就行了,要注意多休息,不要太劳累了。至于題目吗,你作主就行了。” 蔡邕又是好一阵感动,这个女婿算是找对了,至少比起卫仲道來要强上百倍,忍不住又是一阵哽咽,竟然说不出话來,但是一双手却死死地拉着刘欣不放,显然刘欣不出这个考试題目,他是不会甘心的。 第603章你来看 工科考试不需要什么试題,只要有拿得出手的发明创造都可以参加。这些发明创造,既可以是民用的也可以是军用的,既可以是已经制作出的实物,也可以仍然停留在设计阶段,还有一些治病的偏方也可以拿來参加。 去年工科考试就已经实行了这个制度,但是效果却不太好,几乎沒有收到一件像样的发明。这个年代的大汉民族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民间有许多了不起的发明,但很多人都会将自己的发明视若珍宝,而不肯轻易示人。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更好的作品参加工科考试,刘欣提出了专利的概念。每一件通过考试的发明或者秘方,不仅可能获得丰厚的奖励,今后还可以得到官府的保护,其他任何人如果想要利用或者仿造这件发明,都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刘欣相信,有了这些措施,今年的工科考试肯定会比去年要成功许多,也就无所谓拟定什么考題了。 至于武科考试,也不需要什么专门的试題。即使参加考试的武生们平时熟读兵书战策,沒有参加过实战也只能够纸上谈兵,因此武科考试纯粹就是考一考弓马、比一比武艺。这样一想,刘欣便明白了,蔡邕想要的自然是文科考试的考題了,而这却是最令刘欣为难的地方。 说白了,文科考试的试題也就和一篇作文題目差不多,但刘欣连小学都沒有毕业,要想出一篇合适的作文題目着实不易。刘欣搜肠刮肚,沉思良久,方才说道:“伯喈先生,请附耳过來。” 蔡邕虽然是匆忙起來的,却早有准备,居然从身后拿出了纸笔,恭恭敬敬地说道:“请主公将題目写在纸上,加玺印封存起來,待考试之日再行拆看。” 对于古代科举考试,刘欣也只是从电视、电影上看到过一些片段,关不什么了解。不过,他也知道,将出好的考題事先封存起來,确实是防止泄密的一种有效手段,沒想到蔡邕无师自通,也想出了这个方法。 但是刘欣却沒有采纳蔡邕的建议,而是笑了笑,说道:“刘某如果连先生都信不过,那刘某还能够相信谁呢?” 不等激动莫名的老先生再次推辞,刘欣已经附在他耳边小声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