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9节 (第3/5页)
了,文和,你留一下,其他人都请回吧。” 刘欣作为这些人的主公,千里迢迢來到长安,按照礼仪,是应该摆宴为他接风的。但是长安城里到处都在施工,确实找不出什么合适的地方,为了以备万一,徐晃还是提议将酒宴先设在城外的军营中,即使这样,大家还是感到有些尴尬。刘欣好像看出了他们的窘迫,突然下达了这道命令,正好解了他们的难題,于是众人纷纷拱手告退,只留下贾诩一个人陪着刘欣进了这座偏厅。 偏厅中早已收拾出了一间书房。书房中,贾诩正襟危坐,朝刘欣拱了拱手,说道:“属下奉主公之命出使西域诸国,数日前方才返回长安。对于主公欲重设西域都护府一事,诸国反应不一。龟兹、焉耆、鄯善等国皆表示支持,而乌孙、大宛则明确表态,不希望大汉的势力重返西域,其余诸国多在观望之中。” 刘欣点了点头,说道:“刘某早已料到,重置西域都护府不会如此顺利。不知道楼兰国的意见如何?” 在西域诸国中,刘欣唯一记得的只有楼兰古国,不假思索地便问了出來,却听贾诩笑道:“回主公,楼兰便是鄯善。” 刘欣顿时感到自己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还是太少了,居然闹出了这样一个大笑话,不由干咳了两声,说道:“依先生所见,这座西域都护府设在何处更是合适呢?” 贾诩说道:“主公欲置西域都护府,乃是为了打通前往西方的商路。若诸国不服,则商路难靖,纵设都护亦是无益。” 刘欣不由沉吟道:“凉州土地贫瘠,百姓的温饱尚难以解决,更不要说支持大军作战了。若是调派大军进入西域,后勤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題,我的意思,还是先不要大动干戈,尽可能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保证商路的畅通。文和,你看我们此次西域之行,先去哪个国家为好?” 贾诩说道:“无论主公走玉门关还是阳关的话,都以鄯善最近,而且鄯善王对于主公重设西域都也颇为支持。因此属下以为,主公西域之行的第一站可以选择在鄯善。” 刘欣与贾诩进行了一席长谈,就连晚饭也是由兰妮儿直接送到书房里來的。在州牧府呆了半年,兰妮已经烧得一手好菜,让贾诩赞不绝口。 通过这席长谈,刘欣终于对西域的情形有了大致的了解,他这才明白,事情远沒有他想像得那么简单。事实上,从西汉的西域都护府到东汉的西域长史府都是几经废弃,每次都是通过战争而重新设立的。 现在的西域比以往还要复杂得多。虽然沒有了匈奴的威胁,但是乌孙、大宛都已经脱离大汉的控制很多年,轻易不会臣服。而且乌孙和大宛的手早已经伸进了西域其他国家,许多小国已经被他们控制。龟兹、鄯善、焉耆这三个相对较大的国家也是为了能够和乌孙、大宛对抗,这才答应帮助刘欣重设西域都护府。 刘欣设立西域都护府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西域,作为将來进一步控制蕴藏着丰富石油资源的中东地区建立一块跳板。但那只是刘欣的设想,还不知道能不能够实现,他的当务之急首先是要重启丝绸之路。 其实,丝绸之路一直都存在着,只是由于失去了西域都护府的支持,汉人商队很少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除了西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活跃在西域地区的匪帮也是大汉商人的一大威胁。在西域地区的匪帮大大小小共有十多支,这些匪帮來去如飞,杀人越货,无所不为。西域各国的当地官府大多数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国家的官兵甚至偶尔会客串一下匪徒。 所以近年來,汉人商队的脚步大多止于玉门关或者阳关,商品的大部分利润却被那些西域商人赚去了。刘欣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现状,为大汉商人提供强大的武力保障,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抵达目的地。 刘欣站在地图前面看了许久,手指在上面轻轻一点,说道:“文和,就依你所言,第一站就设在鄯善,然后经且末、精绝、天寘、莎车、疏勒,在乌即城外设立一处永久集市,再在乌兹别里山口和图鲁哥尔特山口各建立一座要塞,驻以重兵,都护府就设在龟兹国的它乾城。对于西域诸国,只要愿意置于都护府的管辖之下,可以承诺不征税、不征粮、不征兵,并且由大汉军队保护他们的安全。” 贾诩倒吸一口冷气,说道:“主公好大的手笔,在西域长期保留这样一支军力所费不知枚几。”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丝绸、瓷器和茶叶,是官府专营的三大商品,我敢肯定,这三大商品在西域的销路绝对顺畅,只要能够安全运抵即可,唯一的变数就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