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1节 (第1/5页)
刘欣清楚地记得,在后世,宣纸的泄密常常被人当作一个经典的案例提起,但在他的记忆中,还有一件事也令他印象深刻,而那件事正和丝绸有关。 传说在很久以前,养蚕、缫丝只有汉人才会。因此历朝历代,在东西方贸易中,丝绸一直是汉人的拳头产品。但是西方的一些国家并非单单购买丝绸织物,有时候他们还会购买大量的生丝,然后自己进行纺织,其中有一个国家甚至将这个当成自己国家的支柱产业。后來,由于丝绸之路时断时续,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生丝,大量织工无事可做,渐渐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最后,这个国家的国王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派人历尽艰辛远赴东方,偷学了养蚕、缫丝的方法,并且带回了蚕种。从此以后,虽然丝绸仍然是东方的主要贸易商品,但价格却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坚挺了。这个故事究竟发生在哪个国家,刘欣已经记不清,但是深刻的教训他却无法忘记。 同样的事情在后來还曾经发生在茶叶生产方面,英国人利用传教士从中国偷取了茶叶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一举打破了中国在茶叶生产上的垄断,并且打造了自己的茶叶品牌。 刘欣可不是一个国际主义战士,国外的技术只要能够学到的,他都想学。就像人在图布罗的店铺中看到的那些农具、兵器、盔甲,他就要全部弄回去好好研究一番。而对于中国人掌握的技术,哪怕只是很无关紧要的东西,他都会像对待珍宝一样捂得紧紧的,绝对不能让外国人偷了去。 烧制瓷器、造纸、印刷这些技术比较容易保密,只要将那些作坊和熟练工匠控制起來就可以了,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去保守种桑养蚕和培育茶树的秘密。不过,这些问題不需要刘欣亲自考虑,他在信中把这个任务下达给了沮授,让沮授去制定严格的法令设法解决便是。 在贾诩写信的时候,刘欣并沒有闲着,他也亲自写了一封信给马芸。在写给马芸的信里,刘欣当然要倾诉一下思念之情了。这样一封信自然不便请贾诩代劳,刘欣只得自己动手,幸好他跟随蔡邕练了许多时的书法,一手毛笔字却也说得过去。刘欣虽然能够轻松地看懂文言,自己却写不出來,这封信也只好是用现代的大白话來写了。不过,刘欣也不担心这封信被其他人看见,因为他是用简体字写的,即使别人看见,也不会认识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刘欣专门给马芸写这封信,当然不会仅仅是为了告诉她,自己想她了。刘欣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问马芸,那就是关于古罗马的情况。刘欣虽然自己不清楚这个时代罗马的情况,但他相信马芸一定知道。 尽管大汉和罗马相隔万里之遥,以这个年代的交通水平,两个国家之间除了偶尔互相派一下商队、使团之外,无论怎么看,都不像会发生什么交集的样子,而且到目前为止,所谓的大秦帝国对于东方的大汉似乎也表现得十分友好。但刘欣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多了解一些罗马的情况,总归不是什么坏事,何况知道得更清楚一些,对于即将派出的使团也是有好处的。 除了打听关于古罗马的情况,刘欣还询问了一下马芸,是否有这个可能将大汉钱庄开设到西域。当然了,刘欣也简要地介绍了一下西域这边的状况,包括横行的马匪,破烂的城墙,孱弱无能的地方军队。 写? 炅苏饬椒庑牛刘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道:“文和,时间尚早,你我同去人市走走如何?? 贾诩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连声应道:“属下遵令。” 其实前段时间,贾诩已经走遍了西域诸国,但他拜访的都是各国的王公大臣,并沒有留意这些普通百姓的生活,更不要说深入街市了。而刘欣今天了解情况的做法令他大开眼界,并且刘欣立即就对自己原先的各项策略进行了针对性很强的调整,处理问題的能力可见一斑,令贾诩十分折服,他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所以贾诩现在很愿意跟着刘欣再跑一趟。 人市在图布罗店铺的西边,而军营在扜泥城的东部。刘欣和贾诩前往人市,不可避免地再次经过了图布罗的店铺,只见刚才还门可罗雀的店铺现在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刘欣也忍不住驻足观看,只见被他用來做广告的那对精美的梅瓶正摆在店堂的中央,周围用一圈胡凳围了起來,每个进出店铺的人看到这对花瓶都是啧啧称奇。从店铺里出來的人很少有空着手的,不是夹着大块大块的丝绸,就是小心翼翼地捧着几件瓷器。刚才那些懒洋洋的伙计,现在也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异常。 图布罗正乐得合不拢嘴,生意照这样火爆下去,要不了一天功夫,他就可以把欠刘欣的钱全部还清了。做生意的人总是特别眼尖,图布罗正想着可以还清欠款的时候,便一眼看到了站在街对面的刘欣,慌忙跑了出來,施礼道:“刘大人,你放心,那些兵器和盔甲都已经收拾好了,只等你的人过來便可以拉走了。你是不是再到店里坐一坐?” 就在刘欣他们离开以后,图布罗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