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25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1节 (第5/5页)

 荀彧早看出陈群的目的,连忙摆了摆手,说道:“乐将军稍安勿躁,这个姓糜的商人,咱们现在还动他不得。”

    乐进虽然敢对着陈群大喊大叫,却不敢对荀彧无礼,因为他很清楚荀彧在曹cao心目中的地位,只得拱了拱手,说道:“不过是一个南边來的jian商而已,荀先生何以对他……”

    荀彧摇了摇头,说道:“你们都欠考虑了。这个姓糜的商人既然可以从汝南弄來这许多粮食,必有他的门路。而主公缺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短时间内恐怕也沒有办法可以得到缓解。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些机会,保住这样一个稳定的粮食來源。”

    对于他不敢动糜芳的真实原因,荀彧自然不会在这里公开,否则对于士气将是一个不小的影响。不过,荀彧找的这个理由也是冠冕堂皇,不由人不信。

    乐进果然安静了下來,双手抱拳说道:“是末将鲁莽了,还望先生勿怪。不知道先生可曾与那人谈妥此事?”

    荀彧叹息道:“荀某也是数次登门求见,那姓糜的商人却只是百般推托。到现在为止,荀某还未曾见过他一面,又何从谈起?不过,荀某听他话里的口气,只有相熟之人,他才肯见面。不知道诸位可有谁能够与他攀些交情?”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是连连摇头。他们都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赶去了客栈,还不是同样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如果他们能够和这位姓糜的商人攀上交情,那还不早就将粮食买过來了,要知道,这批粮食一转手,那就是大笔的收入啊。

    荀彧又转向董承、孔融等人,拱手问道:“不知道诸位大人可有良策?”

    这些人有的是跟随刘协逃难过來的朝廷重臣,有的是地盘被曹cao占了,只得來濮阳任一闲职,都不受曹cao的信任,平常议事的时候,根本轮不上他们插话。但是,今天却不同,因为粮食的问題太过紧急,荀彧也不得不集思广益。

    只是董承等人既无实权,又受到曹cao的排挤和监视,哪里肯真心帮他着想,都是埋了头一言不发。

    荀彧长身而起,说道:“看來也沒有什么好办法了。乐将军,你即刻起带兵在濮阳城中,挨家挨户搜集军粮,有藏匿粮食,拒不缴纳者,当场格杀!”

    却听一人慌忙说道:“荀大人,万万不可!”

    荀彧抬头一看,却是孔融,不由皱眉问道:“那么文举先生可有什么良策?”

    孔融本是北海太守,曹cao占了北海以后,将他带到了濮阳,让他做了将作大匠,其实只是一个闲职,并沒有任何实权。但是,孔融素來爱民,听说荀彧想要强征军粮,难免令百姓受苦,慌忙起身劝止,说道:“敢问荀大人,这位姓糜的商人究竟來自何方,如果大人知道,不妨明言,我等也好商量商量,说不定还真有人可以与他套个交情。”

    荀彧本來就沒有打算强征军粮,他身边这一干曹cao的心腹,都是知道糜芳身份的,如果有人可以与他搭上关系,问題早就解决了,又何须在此商议。今天这场议事,之所以将董承、孔融这帮人请过來,就是想要借助于他们。

    不过,荀彧并沒有将自己掌握的情报和盘托出,而只是故作思考一番,说道:“荀某也不清楚他是何方神圣,只听说此人原是徐州望族,所以才有能力弄到这许多粮食。”

    孔融沉吟道:“孔某曾经去过徐州,碰巧认识一位姓糜的先生,只是不知道与他可有关系。如果荀大人信得过孔某,孔某愿意前往一试。”

    在濮阳的这些时日,孔融很少参与政事,平日里只是谈诗说文,而他又生性清高,不屑于为了粮食的事情奔波,所以并沒有去客栈拜访过糜芳,如今为了城中的百姓免受其苦,只得硬起头皮讨这份差事。不过,他自己心中并沒有抱什么希望,也只是试着碰碰运气而已。

    但是荀彧却是脸色大喜,欣然应允,并且朝孔融深施一礼,说道:“前线数十万将士和城中百姓,全拜托先生了!”

    第638章人质

    孔融來到客栈。果然和其他人一样也吃了个闭门羹。不过。想到如果自己沒能见到糜姓商人的消息传回去的话。整个濮阳城恐怕马上就会鸡飞狗跳了。孔融只得硬起头皮。继续对门外的那几个随从说道:“烦请诸位再行通报一声。就说在下孔融。当年与徐州糜大人曾经有过一面之交。”

    那名随从听了。诧异道:“原來先生却与我家家主有些交情。为何不早说。请先生在此稍候。待某再去通报一声。”

    糜家是徐州首富。家产多为经商得來。这一点孔融非常清楚。所以他听荀彧介绍这个商人姓糜以后。便想当然地以为就是糜竺本人。因此孔融也只是简单地通报了一下姓名。却不料对方居然不买他的账。不过。听说对方果然是徐州糜家的人。孔融很是松了一口气。

    沒一会儿。门内传來一阵爽朗的大笑。一个汉子迎了出來。拱手说道:“沒想到孔大人乃是家兄的故交。在下刚才多有怠慢。还请先生恕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