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1节 (第2/5页)
刘欣拉着她坐了下來。笑着说道:“芸儿。咱们现在谈点正事。” 马芸点点头。说道:“是为了刘备的事吧。这几天怨想了很多。要彻底解决这件事。还是必须着落在刘浜身上。” 刘欣沉吟道:“那还只是个孩子。我不忍心下手。” 马芸嗔怪道:“谁让你对他下手了。我只是说将接班人的事情早点定下來。也好断了刘备的念想。” 刘欣摇了摇头。说道:“我还沒有想好。到底要不要做这个皇帝。皇权至上。总归不是个好事。不利于大汉的发展。要是能弄个君主立宪制就好了。” 马芸捂着嘴“格格”娇笑道:“不错啊。你还知道有个君主立宪制。你怎么不去搞共和啊。现在这种状况。走皇权集中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别人做了皇帝。一句话就能要了你的性命。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做皇帝來得安稳。” 刘欣想了想。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天下尚未一统。这接班人的事情恐怕还得等上一等。” l 第664章山越的条件 马芸不假思索地说道:“现在就确定下來也沒什么不可以的。你不是还有襄阳侯的爵位吗。定个世子不是问題吧。” 说起爵位。其实刘欣和刘浜是一样的。他这个襄阳侯与居巢侯一样。都是县侯。刘浜虽然已经被改封常乐侯。但仍然是县侯。马芸的想法很正确。既然刘浜已经是县侯了。总不能把他的侯爵免了。让他做个襄阳侯世子吧。 刘欣沉思一片刻。摇头说道:“这几个小子也不知道以后长进不长进。交给他们的可不只是个世子的位置。而关系到整个大汉王朝的未來。还是慎重点。再想想吧。” 马芸一愣。她想的这个办法其实是现在最便捷的解决办法。完全可以将刘备等人的阴谋彻底堵死。但是刘欣已经这样说了。她也就不再坚持。换了个话題。狡黠地一笑。问道:“知道我为什么要留你三天吗。” 刘欣又捏了捏马芸的鼻子。哈哈笑道:“还不是你馋了。” 马芸“呸”了一口。嗔道:“人家还不是为你着想。她们几个空了这么长时间。还不活吞了你。” 刘欣坏笑道:“那你还不是照样活吞了我。” 马芸翻了个白眼。小拳头一捣刘欣的胸口:“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人家昨天已经吃饱了……” 最后的声音越來越小。终于听不见了。 刘欣果然沒有食言。在家里安心当起了寓公。除了偶尔去街市上转两圈以外。大多数时间都呆在了州牧府里。 刘备仿佛特别害怕刘欣。自从刘欣回來以后。他又整天猫在自己的底邸织草鞋、编草席。干回了他的老本行。与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和一干文人的联系似乎也断了。不过。沮授对刘备的监视可一刻也沒有放松。刘备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依然被不折不扣地记录了下來。 那些与刘备过从甚密又不幸落榜的文人。开始也发了一通牢sao。结果沒人理睬。闹了两天也就偃旗息鼓了。毕竟襄阳发展得很快。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这些文人抨击官府的言论直接被百姓无视了。唯有祢衡锲而不舍。整天在酒馆、青楼等人多的地方大放厥词、诋毁刘欣。说什么不公、舞弊之类的话。 祢衡恃才自傲。他本來是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的。还是禁不住刘备再三相劝。这才來到襄阳。原以为凭他的才华。弄个头名状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结果连榜尾都沒有捞上。巨大的反差让他心理失衡也情有可原。 其实。作为主考官的蔡邕对祢衡的才华还是比较欣赏的。只是这次科举选拔的是治国之才。而不是普通的诗人。祢衡的答卷虽然词藻华丽、言辞犀利。但是并沒有多少真材实料。蔡邕也只好将他黜落了。蔡邕原想等发榜以后找祢衡好好谈谈。结果却发现祢衡在酒馆里大骂刘欣。就算沒有蔡琰的那层关系。蔡邕对刘欣也是相当尊重。听到祢衡的不敬之辞。扭头便走。从此不再理他。 祢衡的骂功虽然了得。但他一个人一张嘴。终究掀不起什么大浪。而且。刘欣通过大汉快报。已经将整个大汉的喉舌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大汉快报上面刊载的内容。不仅时效性极强。而且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只要识字的人都喜欢看。早已经流传到了交州、幽州等地。 考试刚刚结束。祢衡开始痛骂刘欣的时候。还有几个听众饶有兴趣地听上一会。后面大家一看快报。科举考试实在是做了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