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4节 (第1/4页)
龙川是从会稽通往南海郡城番禺的必由之路。这里地势险要。原本平坦的大道在这里突然变得蜿蜒起來。两边都是陡峭的山崖。而吴巨的营寨和关卡便修建在这条要道上。 按说连武关、阳平关这样的雄关都阻挡不了汉军前进的脚步。一座小小的营寨又算得了什么。但是龙川独特的地形却让身经百战的关羽和太史慈也是束手无策。 因为南海郡与荆州的桂阳郡交界。刘备早就想利用吴巨在关键时刻给刘欣的背后捅上一刀。所以他提供给吴巨的信息十分全面。其中就包括告诉吴巨。刘欣军中的弓弩射程是普通弓弩的两到三倍。因此吴巨在设置营寨的时候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 吴巨扎营的这个地点选得特别好。前面不足五十步便是一个弯道。原本在大道上。汉军的兵力就不容易展开。而这么短的距离又让汉军的弓弩在射程上失去了优势。双方基本上处于同一个起跑线。 同时。这样的布局还带來另外一个好处。汉军的另一件攻城拔寨的利器投石机也失去了用武之地。五十步的距离太近。如果投石机在这个位置发射的话。投出的石块肯定都跑到吴巨大营的后面去了。对他们根本沒有一丝威胁。 面对这样局面。强攻的话会付出巨大的伤亡。不强攻的话却又寸步难行。关羽和太史慈陷入了僵局。 第672章小渔村 实际上。造成现在这样一个两难境地的责任还在刘欣。刘欣对南海的地形并不熟悉。他想当然地认为张辽、高顺的第三路人马已经部署在桂阳了。那么关羽、太史慈的第四路人马就放在会稽比较合适。正是刘欣的这番部署。让关羽、太史慈的人马只能通过龙川。如果当初刘欣将这支人马也安排在桂阳的话。就可以走匡浦关、中宿、四会一线。尽管吴巨事先也在那里设置了一些关卡和营寨。但是那里却沒有龙川那样的地形。汉军攻击起來要容易得多。 但是有一点。刘欣的预料还是非常准确的。关羽和太史慈之间还真的看不太顺眼。虽然在讲武堂的高级研修班里。大家彼此相处还是比较融洽。但是关羽高傲的性格是难以改变的。而太史慈也是一个眼界甚高的人。他不愿意屈居关羽之下。从队伍集结至今。两个人就沒有一次正式商议过军情。 这一次。面对吴巨这个拦路虎。关羽和太史慈不得不坐到了一起。他们已经被吴巨阻在龙川整整七天了。这七天中。张飞、严颜的第一路军已经拿下了交趾、九真两个郡。张郃、张任的第二路军也已经攻克郁林。逼近了合浦。张辽、高顺的第三路军更是已经完成了预定作战任务。而他们却沒有丝毫建树。这也迫使他们摒弃前嫌。走到了一起。 中军大帐里。关羽紧锁着眉头。说道:“子义。咱们已经被阻在这里整整七天了。不能再拖下去了。关某想由你驻守此处。与吴巨对恃。关某另引一军。绕过龙川。直取增城。不知道子义以为如何。” 太史慈沉吟道:“龙川向西。一路上全是大山。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走得出去。某以为。不如暂且收兵。转道桂阳。更为妥当。” 关羽沉声道:“不行。如果那样的话。还不如请文远他们从苍梧出兵來得更快。关某丢不起这个人。” 太史慈眉头一挑。说道:“某也知道。从苍梧出兵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某也不想求助他人。向西肯定是走不通的。不如让某领一路人马向东攻取揭阳。然后寻一些船只。从揭阳出海。直取番禺。” 关羽大吃一惊。说道:“你要从海路攻取番禺。” 太史慈应道:“不错。某颇识水性。沿着海岸走应该沒有问題。吴巨既然能够在龙川设下关卡。说明他早有准备。前途必定还有埋伏。从海路直抵番禺。他绝对想不到。其实。兴霸和幼平一直在海上练兵。如果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就好了。不过。云长你有句话说的对。咱们丢不起这个人。必须靠自己的力量來攻取南海。” 关羽拍案而起。高声说道:“好。咱们同心协力。绝不让人小瞧。子义。你说吧。要带多少人马。” 太史慈也站起身來。正色道:“此去揭阳也不知道能弄到多少艘船。兵带多了沒有什么用处。反而可能引起吴巨的疑心。某只带八百人足矣。” 关羽瞪大眼睛看着太史慈半晌。忽然放声大笑道:“子义。真英雄也。关某交定你这个朋友了。” 太史慈也是哈哈大笑。第一时间更新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龙川东边的大山中。一队身着黑色劲装的汉子飞快地穿行着。这是太史慈亲自挑选出的八百勇士。有一大半來自专事山地战的第七军团。这些勇士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精熟水性。事先沒有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也沒有大把的金银做是重赏激励。但是所有的士兵都斗志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