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5节 (第4/5页)
有风浪,可是和大海比起來,那只是小巫见大巫。我倒是有个建议,你们可以将秣陵造船厂的工匠带到海上去,让他们一起参与航行,见识一下大海的威力,这样或许可以造出更适合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 程普一拍大腿,赞道:“主公这个方法好。现在水军中所用的战船虽然经过多次改进,但是在大海上总是有些不太平稳,如果让那些造船的工匠能够亲身经历一下,肯定对他们建造船只大有帮助。” “水军在大海上已经训练了一年有余,等你们的家眷迁往长安的事情结束以后,就将他们拉出去遛一遛。”刘欣站起身來,指了指挂在后面的那幅大汉疆域图,说道,“先易后难,先从沿海的岛屿练习起,再逐渐向远海扩展。那里还有许多土地等着你们去征服,将他们并入大汉的版图!” 开疆拓土是每个军人的梦想。甘宁他们一直以为自己身在水军,而江南悉平,他们对于刘欣统一大汉几乎毫无用处。沒想到刘欣扩展疆域的决心远超秦皇汉武,竟然已经放在了遥远的海外。要想取得海外的土地,自然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水军,甘宁等人顿时觉得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纷纷站了起來,一齐拱手说道:“末将等绝不负主公所托!” 刘欣摆了摆手,让大家都坐下來,正色说道:“海外这些岛屿,大多数都是无人居住的荒岛,即使有人,那也是些沒有开化的野人。所以,你们最大的敌人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和复杂多变的天气。要战胜这样的敌人,除了坚持艰苦的训练,配备适合大海航行的船只,还必须掌握天气的变化。” 听刘欣这样一说,甘宁等人都是面面相觑。他们是武将,让他们上阵杀敌,眉头都不会皱一下。但他们现在要面对的敌人居然是大海和气候,这简直就是与天斗啊! 刘欣看到众人的表情,忽然笑了起來,说道:“其实也沒什么难的。你们要做的就是收集沿海每天的天气情况,将它们归纳整理,从中找出规律。看看什么季节刮什么风,什么季节容易发生风暴,至于潮汐的变化许多沿海的渔民都清楚,你们派人稍加打听就知道了。罗盘已经配发给了你们,在大海上辨别方向问題不大了,但是你们单单依赖罗盘还不够,还需要学会观测天象,利用天上的星座作为参照。” 周泰拱手说道:“回主公,你说的这些东西,末将等都不太懂,不知主公可否讲得详细一些?” 刘欣笑着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事情要慢慢來。气候资料我已经派人开始收集了,到时候整理一份发给你们就是。但是天文地理方面的许多知识,你们却需要专门学习。正好,长安城将要举办一期进修班,是由书院的老师亲自授课的,到时候你们一起参加吧。” 这期进修班和高级将领研修班不同,是专门针对初级学堂的教师举办的,授课内容主要是数学和自然。如果放在后世,这些知识就显得非常简单,甚至只能算是科普级别的。但是对于这个年代的人來说,就已经是十分深奥的理论了。 而对于甘宁、周泰这些水军将领來说,其中许多知识相当实用。比如,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对于他们在大海上航行就很有帮助。而潮汐、风暴的形成,洋流的变化,五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几个重要的海峡,这些來自后世的科普知识,都将让他们对于即将征服的大海有全新的认识。 要让一个普通人相信这些知识,本身就要费不小的力气,就连那些书院的老师在传授这些知识给他们的学生时,都是将信将疑。但是甘宁他们却不同,他们是军人,军人已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刘欣一直向他们灌输的道理。所以,刘欣并不要求他们相信或者弄懂这些知识,只要他们接受这些知识,并且按照这些知识行事就可以了。 又休息了两天,这些返回襄阳的将领也基本上收拾得差不多了。在一个仲夏的早晨,大队人马离开襄阳,朝着长安进发。 第703章冲击营地 从襄阳到长安的这条道路,刘欣已经走过多次了,除了貂婵,其他女人都沒有走过,免不了透过特制的车帘东张西望,最兴奋的还数那些孩子们,能够出一趟远门,别提有多高兴了,唯一感到忐忑不安的只有刘浜,也难怪,才十三岁的孩子,短短几年之内,就从居巢迁到庐江,又从庐江迁到襄阳,现在又要从襄阳迁往长安,每次迁居,他的生活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他的心情又怎么能够安宁呢。 这里已经属于刘欣控制的核心地区,加上丝绸之路的重新开通,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对刘欣的崇敬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而随行的官兵除了第一军团的两万骑兵,还有一万五千名飞虎亲卫,徐晃、典韦、许褚、庞德、甘宁、周泰这些随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