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8节 (第3/5页)
下,抽出腰刀与汉军展开了贴身rou搏。 汉军是由长枪手、盾牌手和弓弩手组成的,彼此之间配合娴熟,各司其职,就是遇到乌桓骑兵也可以一战,何况是这些下马步战的袁军骑兵?但是袁军骑兵却拥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双手在壕沟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拉锯战。 看到袁军骑兵把仗打成这样,蹋顿不禁目瞪口呆,但是颜良却一点也不着急。不错,现在战局逐渐陷入了僵持,但邺城修建得十分坚固,周围有四座卫城,城内有十万大军,还有数不清的粮草,是不会被轻易攻克的。与其说颜良是急着回援邺城,倒不如说他是想趁此机会,与邺城的守军来个内外夹击,将荆州军全歼于邺城城下。 颜良虽然不清楚眼前这支荆州军的规模,但是看到他们修筑了许多防御工事,就猜测到他们的目的是为了阻止自己回援,为攻打邺城的部队争取时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支荆州军的人数不会太多,只要慢慢打下去,两三个拼一个也要将他们拼光了。 而颜良不知道的是,现在根本就没有军队在攻打邺城。一向优柔寡断的袁绍其实已经知道这里正在发生着一场激战,他正在与众谋士商议,到底要不要出兵来个里外夹击。袁式的议事会向来是又臭又长,争论不休,没有三五天的功夫是不可能得出最后结论的。 就在邺城以南五十里的这片大地上展开激战的时候,一队队黑衣黑甲的骑兵出现在漠北草原上,这是第六军团的将士们。第六军团是刘欣组建的唯一一支纯骑兵军团,战斗力相当强悍,如果有这支军队参加围点打援的话,战局将变得异常顺利,但是刘欣没有这样安排。 鲜卑人在雁门和太原二郡犯下的累累血债,令刘欣异常震怒,他已经不满足于单单消灭袁绍的主力,将鲜卑和乌桓这些异族赶回草原,他要利用这两族青壮深入中原的机会,捣毁他们的老巢,让他们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内,都不可能再有翻身的机会! 第737章你的武器 在第六军团的勇士出发之前,来自第三军团的两万步兵分别接管了位于呼厨泉和赤乌勒领地内的两座草原新城。这两座新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刘欣是不可能放心地把它们交给匈奴人的。 为了等待第三军团的这两万步兵,所以第六军团的骑兵出发得稍微晚了几天。但他们的行动非常迅速,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已经来到了漠北草原。 和上次袭击匈奴草原不同,现在是游牧季节,草原上的各个部落都已经回到了自己的草场,同一个部落的牧民家庭分散到了草场的角角落落。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战术,赵云将五万骑兵按每百人一支小队进行了分组,各组之间通过号角和烟花进行联络。每个小队都领到了一张路线图,分别从河云、微山、涿邪山、浚稽山同时出发,一路向东横扫,不放过碰到的任何一顶帐篷、任何一群牛羊,无论它们是属于鲜卑部落还是其他小部落,这是一次拉网式的大清洗。 这一回,刘欣下了死命令,要对鲜卑人进行最为彻底的打击,让他们重新变成一个草原上的一个小部落。为了让将士们卸下包袱,他还特地宣布,如果有士兵在战斗中对鲜卑平民进行了杀戮,将不会受到军纪的追究。草原上的部落是全民皆兵,即使一个妇女或者半大的孩子,都有可能拉弓放箭,这时候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第六军团的将士们在草原新城驻守了一年有余,已经学会了许多草原上的生存技巧。 这一次出征,他们除了水囊和少量汉军特制的营养炒面、玛仁糖之类的应急食品以外,几乎没有携带其他给养。每名战士都配备了两匹战马,而且都是产仔的母马。草原上到处都是优良的牧草,可以提供充足的马奶。马奶虽然有些膻味,但战士们在草原上生活了这么久,已经完全适应了。 除了马奶,沿途遇到的鲜卑或者其他部落放养的牛羊,都将成为他们的美味,他们就像草原人一样,采取以战养战的策略,不需要后勤的支持。 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两万匈奴青壮。 在很久以前,鲜卑只是依附在匈奴人帐上的一个小部落,随着匈奴人被大汉击败,他们固有的草场逐渐被鲜卑蚕食,甚至有不少匈奴部落要仰鲜卑人的鼻息而艰难求生。匈奴人做梦都想着能够有朝一日重新驰骋在漠北草原上,而汉人这次发动的对鲜卑的战役,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呼厨泉等人一致要求参加对鲜卑的战斗,赵云虽然没有答应他们冲上一线,但是最终还是同意他们派出两万青壮跟随,负责收容俘虏,押运战利品。赵云这样做的目的,也存着杀鸡儆猴的意思,让匈奴人明白,和大汉对抗是没有好下场的。其实,说杀猴儆鸡来得更确当一些,因为现在的鲜卑远比匈奴强大得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