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9节 (第1/5页)
沮授拱手应诺,却又说道:“启奏陛下,微臣保护刘协不利,自请处分,甘愿罚俸一年,并辞去幻影秘谍统领一职,还望陛下恩准。” 刘欣沉思半晌,摆了摆手,说道:“罚俸一年的事情,朕照准了。中原的战事已近尾声,迟则一年,早则半载,行将结束。一些事情也需要放到台面上来,幻影秘谍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公与,你回去以后拟一个章程,将幻影秘谍予以解散,相关人员或分配各郡县从事缉捕事宜,或是编入军伍以为细作,你看着办吧。” 幻影秘谍屡立奇功,但是刘欣已经感觉到这样一支隐密力量万一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将会酿成大祸。历史上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著名的特务组织,最后无不演变成某些人迫害异己、疯狂敛财的工具。刘欣自然不希望历史提前上演,在创立幻影秘谍之初,他就做好了这个打算,只是由于沮授设计刺杀刘协的事情而提前了。 刘欣这样做,也不是要全盘否定幻影秘谍,更不是要放弃情报工作。他只是借这次机会,将一个庞大的情报组织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而已。这样一来,各大军团以及地方军都将拥有自己的情报组织,负责军事情报的收集。而各郡县也有了经过适当训练的缉捕使臣,对于侦破案件也大有裨益。所以,刘欣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对整个大汉情报系统进行了一次重组。当然了,这样的重组不可能一蹴而就,恐怕要过许多年才能够看出效果来。 虽然自己的权力被剥夺了,沮授倒反而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自从掌管幻影这支隐密的力量以来,他就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现在终于可以解放了。 心情轻松以后,沮授的思路又回到了军国大事上,他拱手问道:“荀攸、于禁二人当如何处置?三十万袁军俘虏要如何发落?徐将军的人马是南下围歼曹cao,还是北上进击邺城?这向件事情都在等候陛下的旨意。” 刘欣听到沮授说到正事,知道他并没有受到刚才处分的影响,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毕竟沮授是从一开始就跟随自己的人,而且始终忠心耿耿,这次刺杀刘协也是从长远大局出发。刘欣更知道,沮授没有事先请示自己,就是为了防止事情万一暴露,到时候他可将全部罪责都揽到身上,从而撇清刘欣。 对于沮授问的几件事,其实刘欣一路上都在思考,心中已经有了定计,不由挥了挥手,说道:“邺城的袁绍早晚是瓮中之鳖,不足为虑,当务之急还是追击曹cao。虽然曹cao根基已失,但他手中还有二十多万军马,如果四处流窜恐怕为祸不小,需要将他尽早消灭。传旨,徐晃所部留一支人马防备北边的袁绍,其余人马即刻南下,先取黎阳,再断曹军的退路。黄忠、魏延所部除留一军守濮阳外,其余人马尽数西进,务必将曹军的活动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至于那三十万俘虏,我大汉可不需要养这么多军队,让他们全部解甲归田吧。”说到这里,刘欣忽然顿了一下,这才缓缓说出对荀攸、于禁的处置意见,令沮授大吃一惊。 第789章拦路虎 荀攸和于禁被俘以后,两个人的表现截然不同。【于禁当时就主动请求投降,而荀攸却抵死不肯低头。刘欣却下旨将荀攸释放,送回他的家乡颍川,反将于禁斩首示众。 对于这样的处置结果,沮授很不理解,但是刘欣没说,他也没敢多问,只得遵照执行。 其实,在如何处置这两个人的问题上,刘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禁确实是个将才,武艺也十分精通,但他却欠缺一样东西,那就是骨气。刘欣希望自己的手下能够做到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惜死。而这一点,偏偏于禁做不到。如果再早个几年,刘欣或许还会饶过于禁,委他一个职司,只是刘欣现在人才济济,战将如云,也确实不差一个于禁了。 而荀攸却不同,他是颍川荀家的人,颍川书院就是荀家的产业。尽管现在颍川的荀家人已经不多了,但却有许多荀家人在曹cao和袁绍手下为官。刘欣自从占了颍川以后,对荀家一直照顾有加,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他与荀早年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当然了,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刘欣希望将荀家的这些人才引为己用。 所谓文治武功,现在天下虽乱,但是平定已经指日可待,将来治理天下,更多的是需要像荀攸、荀这些精通内政的人才。如果没有荀、荀攸的帮助,曹cao早就因为粮草的事情而焦头烂额了,哪里还能与袁绍相争这么长时间。这样的人才正是将来治理国家所急需的。而且刘欣相信,只要荀攸回到颍川,看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他的思想一定也会随之发生转变。 当天中午,长安菜市口人头攒动,于禁、陈群和那名士兵被押上了法场。为了防止犯人在行刑前乱说一些不应该说的话,三个人的嘴里都被塞进了胡桃,用布条勒紧,只能从喉咙深处发出呜呜的声音。不过,这三个人的表情各异。于禁是满脸的懊恼和后悔,陈群是一脸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