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3节 (第4/5页)
够丰厚,又得到了河北一些名门望族的支持,新征召的这些军队很快就换上了崭新的衣甲,军营上空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又恢复了往日的气象。 这是冷兵器时代,除了弓弩手和骑兵以外,普通步兵的训练相对简单得多,尤其是用于守城的军队,就算是没有摸过刀枪的百姓,稍加指点也就可以担当重任了。何况袁绍征召来的这些人都是青壮后生,五十万人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想要在避免重大伤亡的情况下战胜他们并不容易。 徐晃等人商议的结果是先占领邺城周边诸县,将邺城孤立起来。邺城城中余粮虽多,但是如果得不到外围的补充,坐吃山空,早有一天会重蹈义那三十万大军的覆辙。除了那十万精锐以外,其余新征召的袁军守城还马马虎虎,让他们去野战或者攻城,无异于自杀。这样一来,就算他日袁绍醒悟,想要遁往北方也已经无路可走了。 邺城的西南和南面分别是河内郡的林虑和荡阴,这里是第四军团的辖区,本来就布有重兵设防,而且袁绍也没有曹cao那样的魄力,敢于反其道而行之,杀入河内。这两个方向并不需要给予太多的关注。而再往东南方向的内黄和繁阳也已经被汉军攻克,袁绍向这里逃遁的可能性也不大。 如果袁绍警觉过来,他退却的方向只可能有三个。向西退入并州的上党郡,向北退入冀州的赵国或者巨鹿郡。为了堵住袁绍的退路,将邺城孤立起来,这三个方向就是重点。 徐晃带着诸将一起来到刘欣的大帐,将商定的作战计划呈了上去,躬身说道:“请陛下过目。” 刘欣却没有接,而是摆了摆手,说道:“具体内容朕就不看了,该怎么打你们自己作主。不过,朕要提醒你们一点。袁绍此人虽然优柔寡断,但他手下智谋之士甚多,难保没有人看出你们的打算,所以朕送你们四个字,兵贵神速!” 汉军军营顿时忙碌起来,一批批的士兵开出军营,撒开两腿一路狂奔。他们的目标分别是邺城东面的魏县,东北的斥丘,北面的梁期以及赵国的邯郸,西北方向的武安,西边的涉县以及并州上党郡的潞县。 只要将这几外县城拿下,就相当于在邺城周围布下了一张大网,袁绍插翅难逃。但这里面最为关键的就是如刘欣分析得那样,必须兵贵神速,在袁绍反应过来之前占领这些地方,否则等袁绍听到风声,一切就已经晚了。 正是因为刘欣说了这四个字,徐晃下了死命令,必须在明天天亮之前拿下这七座县城。受命攻下并且坚守住这些县城的都是步兵,分成七队,每队万人,他们连夜出发,与时间赛跑。任务最为艰巨的便要数负责攻取梁期和邯郸的这两支军队,说他们艰巨并不仅仅是指这两座城池有多么的易守难攻,而是他们要按时赶到目的地比较困难。 从黎阳到梁期和邯郸的直线距离并不算最远,但是如果选择最近的道路,不可避免地将会惊动邺城的守军,从而将汉军的意图暴露无疑,所以他们只能绕道而行,先到达魏县,然后折而向西,经斥丘最后才能到达梁期。 梁期和邯郸又是邺城北部的重镇,尤其邯郸更是古赵国的都城,这里最有可能被袁绍选为撤退的方向,必须拿下。徐晃深知这里的重要性,环视诸将,最终交给了关羽父子。 天渐渐黑了下来,但是关羽父子带着大军却一刻也不敢停留。他们与攻取魏县、斥丘的队伍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但是他们却先于另外两支队伍出发了。这样做很可能引起魏县和斥丘守军的注意,会给攻取这两座县城的队伍增加不少麻烦,但留给关羽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必须抓紧抓紧再抓紧。 今夜天阴,云层遮住了月色,周围漆黑一片,将士们在暗中摸索前进,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前方一名校尉走了过来,拱手说道:“启禀将军,开黑路滑,众军士请求点燃火把?” 关羽毫不犹豫地说道:“不行!” 黑夜之中,两万人一齐点亮火把,瞬间就会变成了一条巨大的火龙,隔着老远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行踪暴露事小,如果泄露了汉军的意图,打乱整个部署,那事情就大了。 那名校尉迟疑道:“将军,漆黑一片,向导辨不清路径。” “这样的话……”关羽沉吟片刻,挥手说道,“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