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3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5节 (第2/4页)

天的投石机攻击与昨天明显不同,整个攻击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还没有一丝停歇的迹象。密集的石弹呼啸而过,守城的士兵们都龟缩到墙角,连头都不敢抬起。饶是如此,仍然不时被飞溅的石块砸得头破血流。至于城中的百姓则纷纷拖家带口,往邺城中央地带逃难。

    这一次,汉军不仅集中了四大军团所有的投石机,而且又从研究院调集了八百架最新的投石机,如此强大的“火力”已经不是这些没有经过几天训练的守军能够承受的。原本就不太稳定的军心更加浮躁,有一些士兵已经蠢蠢欲动,想要开门投降。其他三座城门的情况也与这里差不多,甚至因为没有袁绍的亲自坐镇,还要更加严重。

    辛评负责防守的是北门,他此时已经得知辛毗投降刘欣的消息,不由暗自叹息。从内心来讲,他还是希望做个忠臣,一边是主公,一边是弟弟,真令他左右为难。

    眼看着城外投石机的攻击越来越是猛烈,守城的士兵都是面无人色,辛评不禁万分焦急,一面喝令士兵镇定,一面准备应付汉军即将发动的正面攻击,却听得城门处一阵sao动。辛评慌忙看时,不由叫一声苦,原来把门的士兵再也忍受不住,打开城门,一窝蜂地向着汉军阵地跑了过去。

    辛评赶紧带了几个亲兵匆匆下了城头,想要派人堵上城门,却听身后有人冷笑道:“辛评,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向荆州军献出城门,主公果然没有料错!”

    ,

    第805章形势危急

    辛评扭头看时,却是审配,不由问道:“正南,你不去东门守卫,来此作甚?”

    审配冷笑道:“主公疑你将有背叛之举,特命审某前来盯住你的一举一动。<-》果不其然,现在,你连城门都打开了,还有何话可说?”

    原来,逢纪受命监视辛评,他却留了个心眼,悄悄跑到东门,假借袁绍的命令,让审配来监视辛评。审配虽然与辛家并没有什么过节,但他对袁绍忠心耿耿,只要辛评有所异动,他绝不会手下留情,甚至会捕风捉影。这样一来,逢纪就可以借审配之手除掉辛评,自己却不用费一丝力气。

    袁绍手下这些人虽然也都有几分本事,只是彼此并不齐心,把大量的精力都,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辛评听说审配是袁绍派来监视自己的,不由一阵心寒,嘴上却说道:“正南,你误会了。这些士兵想要临阵脱逃,辛某正待关闭城门。”

    审配不由分说,拔剑便砍,大声喝斥道:“胡说!你分明是想出城降敌,审某岂能饶你!”

    辛评毫无准备,躲闪不及,臂上已经中了一剑。左右亲兵慌忙将他救起,与审配带来的士兵战在一处。审配兵少,渐渐不敌,只得一边打一边向城中退去,北门这里顿时乱成一团。

    北门外的汉军阵地上,张飞抬起挂在胸前的千里镜,仔细地观察着北门的情况,他在察看投石机的攻击效果,寻找下达攻击令的时机。忽然,千里镜中出现了许多赤手空拳的袁军士兵朝着这边狂奔,城门大开,有两队人马正在厮杀。

    张飞大喜,一勒缰绳便要冲杀过去。

    严颜慌忙劝道:“将军且慢,恐怕是袁军的诱敌之计!”

    张飞哈哈大笑道:“城门大开,机会千载难逢,就算是诱敌之计,也要叫他自吞苦果!刚刚得到消息,云长已经从梁期南下,再有一两个时辰就要抵达这里,可不能叫他抢了功劳。儿郎们,跟我杀过去!”

    一直在城外游弋的汉军轻骑兵挥舞马刀,呼啸着向邺城北门席卷过去。攻城本来用不上骑兵,但是北门大开,却让汉军骑兵有了用武之地。

    那些逃出城外的袁军士兵见到大队骑兵冲了过来,纷纷跪倒在地,双手高举过头顶。然而汉军骑兵连看都没看他们一眼,从他们身边飞驰而过,扬起的灰尘落了他们满头满脸。

    邺城北门,混战仍在继续。辛评被审配砍伤了一支胳膊,当场疼得昏死过去,现在已经醒了过来,正在那里连声喝止,忽然就听得身后马蹄阵阵。辛评转身一看,无数骑兵直扑过来,他再想关闭城门已经来不及了,只得拖着伤臂,仗剑立于门前,颇有些螳臂挡车的味道。

    张飞一马当先,见到有人阻拦,不由大喝一声,丈八蛇矛闪电般刺了过去,从辛评的前胸贯入直透后背。辛评圆睁着双眼,殷红的鲜血从他嘴里泊泊地流淌出来。张飞一抽蛇矛,纵马从他身边冲了过去。辛评晃了两晃,终于栽倒在地,自始至终竟然连一声惨呼都没来得及发出。

    审配在后面望见,这才明白自己错怪了辛评,正是由于他刚才延误了关闭城门的时机,让汉军骑兵冲进了城里。审配懊恼地跺了跺脚,转身向城里跑去。汉军已经进城,这样的大事必须赶紧报告袁绍。

    袁绍为了躲避汉军投石机的攻击,在文丑的保护下刚刚回到他的大将军府门前,就听到了北门失守的消息。袁绍不敢进府,在文丑的护卫下往东门而行。袁绍虽然优柔寡断,偏听偏信,也知道手下这些人中文丑、审配对他最为忠心的。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北门失守的消息像瘟疫一样迅速在邺城全城传扬开来,本来就没有多少斗志的袁军士兵更是丢盔弃甲,四散而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