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5节 (第3/5页)
盖塔又各自赞助了他一大笔费用。有了这些钱,麹义开始联络旧部,组织起一支小小的武装。 这是冷兵器时代,cao起一根棍棒也可以杀人,只要有钱有人,组织一支队伍并不是太费力的事情。但是麹义费了好大力气,也才拉起一支三百人左右的队伍。 现在不同于以往乱世的时候了,大家都有安稳日子过,谁愿意干这掉脑袋的事情?就算有那好勇斗狠之辈,吃粮当兵拿高饷也比造反强得多。这三百人有一多半还是麹义忽悠来的。麹义并没有将实情告诉他们,而是拉着这帮人躲到了一处深山里,扎下营寨,日夜cao练,只说今后让他们做商队的护卫。与此同时,麹义却派出两名心腹赶往罗马,分别通知卡拉卡拉和盖塔,告诉他们时机已经成熟了。 一个月以后,刘欣已经渐渐将搜捕麹义的事情忘到了脑后,而麹义的信使也已经抵达了罗马。 自从麹义离开罗马以后,卡拉卡拉就开始派人注意大秦境内汉商的情况,包括他们的住址、货物、来往的路径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当接到麹义的来信以后,卡拉卡拉立刻下令动手,大秦各地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由于刘欣一直着力推动大汉的商贸,而且经商尤其是从事东西方之间的贸易确实是一条赚钱比较快的办法。有条件的人家自己组织商队,没有条件的则三五成群搭伙结伴,来往于大秦与大汉之间,一年下来,收获颇丰。再加上有上一次的协议,汉商在大秦境内可以享受与大秦本地商人同等的待遇,因此常年奔走在大秦境内的汉商已经多达两万余人。 在卡拉卡拉命令下达的第一天,就有三千多名大汉商人惨遭屠杀,成批成批的货物遭到疯抢,紧接着盖塔也加入了屠杀汉商的队列。汉商们东躲西藏,怎奈东西方人的面孔不同,逃得性命者寥寥无几。 不过,潜伏在罗马城里的大汉外情处人员都是挑选的异族人士,他们并没有成为卡拉卡拉和盖塔清洗的对象。他们在事发的第二天就设法混出了罗马城,将消息送了出去。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常驻在租界的贾诩。震惊之余,贾诩临危不乱,当即派出两路人马,一路将消息日夜兼程报往长安,一路则直抵罗马质问卡拉卡拉为何不守信用。 第837章以战养战 十天以后,派往罗马的那队人马终于返回了租界。去的时候加上护卫一共有三十多人,却只回来了两个,其中担任正使的那名书吏,他的首级是装在一个木盒子里被带回来的,其他的人都已经命丧大秦人的刀下。 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而大汉与大秦并未处于交战状态,卡拉卡拉竟然做出如此残暴的举动,令贾诩异常愤怒。但是贾诩并没有昏了头,他知道大秦人的举动不会只限于此。贾诩立刻发动租界内的军民,做好防御敌人进攻的准备。 租界内的汉军只有三万人,再加上他自己的一千护卫队,分别驻扎在三座新城里。不过,短短三天的时间,贾诩就征召了五万名青壮民夫,分配到各个城池以及城郊的一些卫城。租界各部落在汉人的统治下,已经逐步摆脱了贫困。这些部落的民众生性彪悍,许多人都是天生的战士,而他们的族长又都在租界为官,享受着丰厚的俸禄。正如贾诩当初预料的那样,这些人都在不久前加入了大汉的国籍,愿意成为一名大汉的国民,他们现在与城里的汉军是同仇敌忾。 消息传回了长安,大汉王朝举国哗然。两万多名汉商,背后牵涉着几万个家庭,他们枉死他乡,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失去了儿子,有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有多少孩子失去了父亲。大汉上下举国哀痛,哭声一片。 刘欣当即下旨,将这一天定为国难日,举国哀悼,三天内禁止一切娱乐活动。他自己则身着缟素,斋戒三日,每天晨昏皆朝着西北方向遥相拜祭。 三天以后,又到了朝会的时间。这是一次大型朝会,凡是在长安的五品以上官员都必须参加。 看着济济一堂的大汉精英们,刘欣满脸悲痛地说道:“最近在大秦帝国发生的屠杀我大汉商人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朕思索再三,决定御驾亲征!” 此时,刘欣还不知道卡拉卡拉杀掉了贾诩派过去的使者,否则他绝对等不了三天,恐怕立刻就要提兵杀过去了。 张飞按捺不住,扯着嗓子喝道:“好!俺愿担先锋!” 沮授慌忙劝道:“启奏陛下,你曾经说过,今后不再御驾亲征,还望陛下能够信守诺言。”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这次不同以往,过去是咱们大汉内部的纷争,这次是抗御外侮,人人有责,朕必须去!” 郭嘉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大秦人撕毁协议,对我大汉商人突施毒手,显然早有预谋。我军若是贸然前去,恐中了他们的jian计,还望陛下三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