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梁山_第五十四章 四海酒楼,议论百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四海酒楼,议论百家 (第2/2页)

而且明州三千石以上的海船皆出自狄家船厂。”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倘若公子想要组建船队,泉州帮同样绕不开。”

    王浩连忙说道“愿闻其详!”知州说到“有一事公子可曾想过,先秦时期,华夏大地百家争鸣,为何传承至今日,唯有儒家一枝独秀?”王浩稍作思索,答道“汉朝武帝时期,董仲舒向朝廷上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武帝采纳其建议,自上而下大力推行,自此经学大兴,儒家之道成为历朝历代之基本国策。”知州又问道“朝廷只是推崇儒术,对于其他学派并未杀戮。道家子弟多入深山,修身练气,渴求羽化飞升。法家子弟虽不得封侯拜相,却也能修撰刑律,稳固社稷。兵家子弟多入军伍,冲锋陷阵,保家卫国。阴阳家子弟入钦天监,推演历法,钻研星术。儒家自不必多言,即为国相,又为帝师,执掌中枢,牧养万民。先秦时期,墨家为当时之显学,武帝之后,迅速销声匿迹,公子不觉得奇怪?”王浩随意说道“传闻墨家后期分为二支,一支钻研天地至理,打造世间未有之精巧器械,坦然游走四海八荒之中;另一只仗剑天涯,行侠仗义,平世间不平之事。”知州说道“公子见识广博!”王浩微微而笑,说道“但有一事在下不解,六部之中工部与墨家最为相近,却从不见墨家之身影?”知州叹息,说道“先秦时期公输一族叛出墨家,行为虎作伥之事。武帝之时,公输一族又投靠儒家,将儒学经典与墨家奇术合二为一,自此掌管工部。墨家与公输一族为世仇,不两立!”

    这时,太监在一旁说道“老弟可知知州大人归属哪一家?”王浩摇头而笑,说道“莫不是墨家?”太监拍案叫绝,说道“老弟真乃奇人,一猜就中。知州大人姓狄,乃墨家开山祖师墨翟的十九代嫡孙。”王浩看向知州,问道“墨子姓狄?”知州答道“正是!莫非公子以为先祖姓墨?”王浩终于明悟,说道“墨翟,‘墨’为学派,‘翟’才是姓氏。”知州点头,说道“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先祖南迁,举家来到浙闽之地。为防被战乱波及,改‘翟’为‘狄’。”王浩说道“不知知州大人与明州狄家是何关系?”知州说道“狄氏当代家主是本官胞兄!”王浩不自觉说道“失敬!失敬!敬知州大人一杯,聊表敬意!”王浩随意一句话,知州却满面震惊,郑重问道“三教九流之家,如何值得公子相敬?”王浩蛮不在乎,说道“传承千年之家族,载入史册之学术,既无欺压百姓之劣迹,又无暗谋天下之野心,如何不值得世人相敬?”知州颇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惆怅,王浩继续说道“大人应当知晓,在下得皇上重用,凭持的不过是些奇巧yin技与奇思妙想,相比朝廷诸公的经世治国之大道,不入流而已!”知州慌忙说道“公子切莫妄自菲薄!如今那些自诩名士之人,高居庙堂之臣,一个个只会高谈阔论,亩产粟米几斗尚且不知!”王浩看向四周,说道“大人慎言!”太监说道“老弟初入庙堂,有些事情尚且不知。朝廷大臣,自恃太祖爷‘刑不上大夫’的祖训,一个个以仁义道德之名,行咄咄逼人之事,咱家皇上,也是多次受气!”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民间多言党争误国,可是咱家皇上如果不平衡朝堂,恐怕就有大权旁落之忧,听之任之,神器易主也不可知!”王浩问道“朝堂诸公,有人心怀不臣之心?”太监摇头,说道“皇上登记二十载,春秋鼎盛,朝堂之内并无绝对的权臣,应当无人有不臣之心。”王浩说道“即使如此,如何能言神器易主?”太监得意而笑,说道“寻常人看事,只能看一步;老弟睿智,能观三步;但咱家皇上何许人也,博览群书,通晓古今,凡事皆可见微知著,远望十步有余。神器易主并非暗指大臣谋反,而是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王浩明了,说道“皇上平衡朝堂,是为防一党独大,到时百官同流合污,导致民不聊生,进而官逼民反,祸乱这万里江山!”太监很是佩服,说道“公子有此见地,无怪乎皇上重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