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搞建设_第6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节 (第3/5页)

    “先王有没有看着大王?”西侯已经死去,郑钰铭心知吴王笙是做梦做到西侯了。

    “看着笙呢,可是笙怎么朝着父王大喊,他都不理我。”吴王笙委屈。

    “唉,大王,你又忘了自称。先王不理大王,可能是先王生气了。”郑钰铭坚持不懈的教着新王做国主的礼仪。

    “明,笙要怎么做才能不让父王生气?”吴王笙扯着郑钰铭虚心求教。

    “大王只要做好吴国国主,先王以后在梦里见到大王,就会很高兴的。”郑钰铭拿出哄外甥女的耐心对付吴王笙。

    “哦,原来只要笙做一个好国王,父王就会理睬笙了啊!”吴王笙恍然大悟,心中疑惑得到解开后,他松开郑钰铭的衣袖,倒头就睡,希望睡着再见到父亲。

    郑钰铭和吴王笙说话时,楚朝辉一直站在旁边默不作声,他深深觉得要为吴王笙重找一个心灵分忧者,好使自己跟爱人晚上难得相聚不被打扰。过完年,吴国的大王应该遵照先王遗旨早点办了终身大事!

    第119章

    陈国使者是第一个赶到吴王都吊唁西侯,随着陈国使者的到来,其他诸侯国使者陆续到达。腊月十八这天,郑钰铭和楚朝辉最盼望的赵国吊唁使团的马车队从北城门进了王都。

    赵国的使者名叫武铣,是赵太子信任的舍人。他先是代表赵王到西侯灵柩前上了香,然后再去拜见吴国新王,递上赵轩亲笔写下的国书。

    武铣年纪三十多岁,外表看起来精明能干,对吴国新王行礼时态度谦逊。

    “鄙国太子闻听贵国jian妃贼臣作乱,马上召集兵马准备帮贵国灭掉乱党,不想刚发兵进入卫国,就闻听贵国先王已经平定内乱,先王以庶长的身份继承了吴国国主之位。吾太子得到消息后,欢喜异常,为贵国百姓免了祸乱庆幸。可叹天意弄人,贵国英明之主不能长寿,听到贵国先王的噩耗,太子心中悲痛,本想亲自来王都吊唁,可惜国事繁多脱不得身,只能派小臣作代表给贵国先王上香,并贺贵国新王顺利承位。”

    武铣口齿很伶俐,赵轩带兵想到吴国来分一杯羹的行动,被他说成要来帮吴国平定内乱,至于原先为什么是打着北侯旗号进入卫国,武铣提都不提。

    赵使者武铣是代表赵国国君和太子前来吊唁,吴国王庭接见赵使者仪式就得隆重。会见安排在正殿之上,除了吴王笙,郑钰铭、楚朝辉和王庭重臣都参加了会见仪式。

    吴王笙身穿黑色菱形纹龙凤冕服,头上戴着白玉串珠九旒冕冠,规规矩矩坐在高高的木台之上,脑袋不太灵光的吴王笙穿戴上王室衣冠,不言不语端坐木台王位之上,倒有一股诸侯威严之气。

    正殿木台之左侧站立的是郑钰铭和楚朝辉,右侧是骠骑大将军和魏仁,魏仁的位置本来是魏慎该站的地方,可是公子光下葬后,魏慎心灰意冷,在公子光陵墓旁盖了两件草屋居住,不再过问世间之事。

    武铣将手中国书交给侍者,微微抬头观察郑钰铭和楚朝辉。等他看清郑钰铭楚朝辉两人的外貌后,心中不由吃惊。

    武铣一直认为,能称之为人中之龙的只有自己国家的太子赵轩,那赵轩身材高大,五官俊朗,先不说能力多么出众,光是外表,武铣就从没发现有人能出其右,可现在在吴国王庭,外表不逊赵轩就有两个,而且这两个气质不同,却同样夺目,仿佛日月相印。

    侍者从武铣手中接过国书,并没有像武铣认为的那样先交给郑楚两位权臣,而是上了木台,弯腰躬身递给吴王笙。

    “明,来孤这里!”吴王笙抹着眼泪朝郑钰铭招招手。

    刚才武铣对西侯的一通赞颂,又惹得他思念起自己的父亲。吴王笙很想大声痛哭,临要痛哭前,他记住郑钰铭所说,只有做一个好国主,父亲以后在梦里见面才会跟他说话,王庭礼仪官教导,一个君王是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哭,所以吴王笙忍着不发出哭声,只是不停擦着眼睛。

    郑钰铭步上木台,跪坐在案几旁,接过吴王笙递给他的国书扫了一遍。“侍者,念!”

    侍者躬身接过国书,朝吴王笙拜了拜,转身打开国书高声宣读。

    赵轩在国书中言辞客气,但意思却不怎么客气,国书中隐隐要求吴国让出咽喉口,作为交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