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搞建设_第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节 (第3/3页)



    “当然不能!不为恩人报仇、袖手旁观非鹰部落勇士所为!”拓素话音一落,鹰部落人开始sao动,附和拓素意见人彼此起伏,其中又以年轻人态度最坚决。

    “素准备跟大将军请愿上战场,想一起去的便随拓素明日到达城郡府请愿。”

    “拓素,你不是士兵,你是南埠治安局副局长,怎可去前线?”拓雄敲敲桌子提醒儿子注意自己身份。

    拓素神情满不在乎:“素今天开会前已经辞职了。”

    拓雄嘴巴张大,一只手指着拓素说话结巴:“胡...闹...”

    鹰部落一位长老安慰拓雄:“就随年轻人去闹吧,鹰部落出一个将军也是不错。”

    拓素见有人支持和撑腰,在父亲面前越发强硬,到最后,鹰部落选出一百多名勇士跟随拓素到达城郡府请愿。

    康城外二十几里的村庄,一座新盖的青砖瓦房内,已经是士兵的毛老大跟妻儿告别。

    “孩他娘,你在家好好带孩子,等我去唐国教训了庸王,回来给你买首饰。”毛老大手上抱着的是三岁多的儿子,他的儿子是吴王笙元年出生,那时毛柱子跟同村的毛柱子,刚刚成为预备兵。

    “我不要首饰,只要你平安回来!”毛老大的妻子听说丈夫要跟随马仁将军去边境跟唐打仗,开始担心。

    “孩他娘放心,我在军营中除了识字,各技能评分都是优,对上唐军,必定无敌。”毛老大肯苦肯累,但是肯苦肯累无法让他记性变好,他在文化方面很差,就因为文化太差,转成正式兵两年还是位普通兵,不像毛柱子,已经混到班长。

    “爹爹,见到庸王多打他几下。”毛老大的女儿跟他提请求。

    “这个是一定。”

    毛老大腾出一手捏捏八岁女儿的脸蛋。他为了女儿能在康城上小学,专门租了一间民宅给女儿住宿。毛老大从预备兵转正后,每月工资已经可以养活一家大小,毛老大早就实现了为妻女买新衣的许诺。

    “什么时候走?”毛老大妻子准备给丈夫收拾东西。

    “明天一早就出发,你不要帮我准备东西,部队什么都有。”毛老大阻止妻子动作。

    “那你去爹和娘道个别。”毛老大妻子抱过儿子。

    “嗯,我这就去。”

    毛老大独自一人去跟父母拜别,面见父母时,神情没有面对妻儿轻松。

    “爹!娘!孩儿将随大军为公子报仇,孩儿不在身边,请爹娘多保重。”

    “为公子报仇是应当!”毛老大的父母带着两个小儿子跟大儿子分了家,虽然现在家中房屋没有像大儿子那样盖成砖瓦房,但家中条件比四年前好了几倍。

    “爹!娘!战场上刀剑无眼,孩儿如果在战场不幸,请爹娘对两个孩子多加照顾,孩子他娘还年轻,最好劝她再嫁。”毛老大不认为自己命短,但也做好了万一的准备。

    “这...”毛老大父母犹豫,大儿子如果在战场战死,大儿媳又改嫁,两个孙子孙女便是孤儿了,光靠他们两个老人,哪能拉扯到大。

    “爹!娘!不用担心两个孩子,官府会将他们养到十八岁。”吴国士兵如果在战场牺牲,家属会得到一大笔抚恤金,士兵家中未成年的子女由官府发给生活费,一直到子女满十八岁。

    毛老大父母听完儿子解释,在大儿子再三恳求下,才答应如果儿子不幸,儿媳留去自由。

    毛老大交代完一切,第二天一大早跟同村的毛柱子一起返回军营报道。当天下午,毛老大所在部队就从高麻地渡口坐船去了东北郡,一个星期便到了东北郡边境跟周成、卫青的部队会合。

    吴国军队调度迅速,仅仅一个月时间,吴军就有八万大军在唐国边境处驻扎,通过海路和内陆河到东北郡的物资运输船只源源不断,东北郡内河流口岸忙得热火朝天。消息传到唐国王都,唐国王庭上下惊慌失措。

    第 164 章

    赵轩归心似箭,却因为腿部和手臂被魁吉的宝剑划伤不能骑马,只能躺在四轮马车上回国。四轮马车速度没有骑马来得快,赵轩便令伯耀快马赶回赵王都先召集兵马。

    从达城到咽喉口一路都有大道,大道路况不错,适合四轮马车行驶。过了咽喉口城池,进入赵国境内,道路变得崎岖,四轮马车不能行使,赵轩只能换乘马匹赶路。

    从蔚山达城返回赵国王都,赵轩君臣用了八天时间。这时,吴国咽喉口抽调出的两万军队,已经在卫青的带领下向唐国边境行军。王都康城郊外军营选拔出的两万兵力在高麻地渡口整装待发,南埠口岸正紧张地往货船上装着物资,大船由海道北上,稍少的木船由内陆河运到东北郡境内的码头,再用车辆牲畜转运至吴唐边境处。

    伯耀比赵轩早三天赶回王都,拿着赵轩的亲笔手令开始在全国调兵遣将,将伐唐的兵马调集到一起需要十天,而调运军用物资和辎重却得一月左右。赵军全部准备好出征,走到赵唐边境,最起码得一个半月时间。

    赵轩回到王都,连太子府都没有回,先去拜见了赵王。

    “咳咳!竟然昏庸到派刺客行刺轩儿和吴国公子,这唐国主简直是找死?”赵王一边咳着嗽一边数落唐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