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节 (第3/6页)
灶台前烧水煮面。赵皑默默在桌边坐下,奔波一天后,在这充满烟火气的环境里,凝视着她烛光中为自己忙碌着的身影,忽然鼻端一酸,感觉到一阵从未体会过的寻常百姓的俗世温暖。 “圩堤修筑得还顺利吧?你最近在忙些什么?”蒖蒖随口问,手中动作仍未停歇,也没有回过头来看他。 “还好。工程没问题,只是圩堤腹内被废弃的荒田太多,目前在招佃户耕种。”赵皑定了定心神,开始回答她的问题,“我规定每亩将来只须纳课子五升,是很优惠的条件了,但此事进展仍不太顺利。那些荒田多年无人认领,佃户们也不敢轻易报名耕作,担心地将有收成时原主忽然出现,要收回田产,如此佃户会血本无归。我承诺若原主回来,也须待佃户收完庄稼后才能收回田产,可佃户还是顾虑重重。” “这个容易。”蒖蒖道,“你不如报请朝廷批准,以后明文规定,凡耕种荒田满五年,又按时纳课子者,可将耕种的荒田充自己田产。五年内如有原主来找,就等当时种的庄稼成熟后,让佃户收了,再把田还给原主。佃户没什么资产,一定渴望拥有自己的田地,要让他们看到希望。如此,佃户有了把荒田收归自己所有的希望,一定会积极去领荒田来种。就算原主回来,根据此前规定分配,原主和佃户也应无异议。” 赵皑遂问:“原主是五年后回来的又该如何?” 蒖蒖答道:“佃户辛苦耕作荒田多年,五年后理应把田地判给他们。不过若寻来的真是原主,也不能让他们蒙受损失。宁国府被废弃的荒田很多,到时带他们去认领另一块便是了。” 赵皑斟酌后道:“听起来颇有理。我会上奏请示朝廷。” 不久后蒖蒖煮好一碗菌蕈鸡汁面,端至赵皑桌上。那汤色黄澄澄地,煞是诱人,赵皑立即引箸开始进食。 蒖蒖见他吃得迅速,像饿了许久,便问他:“你今日进过午膳么?” “没有。”赵皑道,“白天太忙,又是在田野里,周围人烟稀少,没有食肆可进食……倒是带了些干粮,但也没什么胃口吃。” “如今天凉了,干粮冷冰冰的,肯定也不好吃。”蒖蒖想想,在厨房里翻找一番,取出个银食盒给赵皑看,“以后你再要去圩田,便提前一天告诉我,我一大早做好饭菜盛入这种食盒,让人送到府治给你,你带去圩田……还可以请工匠打造一个小支架,到了午膳时,你找个避风的地方,把食盒搁在支架上,下面燃一小截蜡烛,便可以加热饭菜了。” 赵皑运箸的手暂缓,刻意埋低了头,不欲让蒖蒖看见他泛红的眼眶。 蒖蒖倒没留意他此刻的变化,仍在想怎么完善自己的方案,须臾叮嘱他道:“加热饭菜时你先在食盒中加一点点水,这样饭菜不易糊。” 赵皑仍垂着头,低低应了声“嗯”,然后快速搛起剩余的面条,两口吃完,随即端起碗,把汤也饮尽了。 第三章 萤火虫 自听上次蒖蒖说师姑秔杂以十里香可为米饭增香后,卫清浔一直让鹿鸣楼用此法煮饭,近日师姑秔存货不多,她便又吩咐人去湖州购买,蒖蒖知道后对她道:“师姑秔这两年产量不高,价被哄抬太甚,如今未必值得购买。其实江南两浙一带品种佳、味道好的稻米有很多,例如徽州有桃花米,色白偏红,煮成米饭格外香软,苏州有红莲稻,米粒较肥,吃起来也很香,而昆山有一种在湖边生长的香稻,香味尤在红莲稻之上。另外,镇江的灰鹤、芦花白、早红芒、晚红芒,以及临安的早占城和晚熟的雷里盆,都是粳米中的精品。我们不妨都买一些来试试,说不定客人会更喜欢。” 卫清浔觉得可行,蒖蒖又道:“既要去当地买米,不如顺道把那里上好的糯米也买一些回来,例如徽州的牛虱糯,临安的金钗糯,昆山的乌丝糯、佛手糯、闺女糯,镇江的羊脂、虎斑、柏枝……都是适合做食品和酿酒的好糯米。” “不愧是掌过御膳先尝的人,说起天下米粮,如数家珍。”卫清浔笑道,“本来煮点饭,酿点酒而已,用不上那么多不同品种的米,不过听你列举这些好听的名字,我倒生出几分兴趣,想看看这些米到底有何异处。” 蒖蒖随后列出清单,卫清浔遂派几路人分别往这些稻米产地去购买,最后买回来的米多达数十种。蒖蒖想起临安嘉会门外有一片供皇帝躬耕劝农,祈求农事丰收的天家籍田,为八卦状,中间有圆阜,周围八丘,每一丘分为四块横田,每块田地里种着不同的庄稼,大豆、小豆、大麦、小麦、稻、粟、糯、黍和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