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二十年_第98章 物理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8章 物理课 (第2/2页)

感觉完全相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讲出好多种不同的原因。

    林非凡仔细听了听,发现没有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都比较片面。

    还有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几乎是瞎扯。

    这完全正常,才第一天上物理课。

    当然,不排除有些学生是在起哄,故意说歪理,想逗人笑,出风头。

    “大家再看我做一个实验。”林非凡转身凑近黑板,嘴巴对着黑板哈气,然后退在一旁,手指在哈气的地方画了一下,只见哈气处湿湿的,“看到没有,这个地方湿了,咋回事?”

    “哈湿的呗。”有学生说。

    “老师用舌头添湿的。”教室后面有调皮的学生喊道。

    顿时,一阵哄堂大笑。

    林非凡并没有发脾气,笑着叫前排的一个同学站起来,问道:“你证明一下,我刚才有没有伸出舌头?是不是添的?”

    站起来的小女生,头摇的像拨浪鼓,羞红了脸。

    叫女生坐下来后,林非凡示意高喊舔湿的那个同学上黑板,要求他协同老师完成把黑板弄湿。

    后面的男人一手抓头皮,一手摸屁股,扭扭捏捏走上讲台。

    现在好后悔,刚才真不该乱喊。

    手头没水,总不能向黑板吐口水吧。

    长得胖胖的男生只好使劲对着黑板哈气,只见黑板湿了一大块。

    林非凡赶紧把胖男生拉到一边,指着黑板说:“大家快看,黑板被他哈湿了还是添湿了?”

    “哈湿的!”响声震耳欲聋。

    再也没人敢说是舔湿了。

    林非凡拍了拍胖男生的肩膀,叫他回座位,还表扬说他成功做了一次物理实验,非常棒。

    接着林非凡叫学生把课本翻到第三章《物态变化》,结合课本解释说这弄湿黑板的道理和刚哈气暖手的道理一模一样。

    口中呼出的热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表面,会液化成水,并放出热量,所以起到了暖手的作用。

    蒸馒头、蒸包子、蒸rou、蒸鱼,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即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那什么叫做液化呢?

    液化(liquefa)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所以要谨防被高温水蒸气烫伤了,被水蒸气烫伤会比被开水烫伤严重得多,因为多一个液化放热过程。

    林非凡再次指着黑板问:“黑板现在又干了,水到哪儿去了?”

    “到空气中去了。”

    “变干了啊。”

    “散发掉了。”

    ……

    李敏瑶站起来看着课本说:“蒸发掉了,液态的水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林非凡伸出大拇指,夸奖道:“请坐下,回答非常不错!你用的是物理语言回答问题,从今天起,我们回答物理问题的时候,务必用简洁的物理语言来回答,不能用平时生活中的口语来回答。”

    那么何为物理语言呢?物理语言就是专业物理术语,是物理知识,来自于物理课本。

    认真听课、看书、背诵、理解,就能很好地掌握物理语言。

    林非凡接着解释说液化的相反过程是汽化,液化放热,那么汽化过程中就要吸收热量。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的快慢与三种因素有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

    向手吹气,加快皮肤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蒸发就加快,而蒸发要吸热,有致冷的作用,所以人就感觉凉快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