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页 (第2/2页)
如诉的呼唤,白梵路心情莫名有些憋闷,几次在稿纸上下笔都觉不得要旨,他决定出去屋外喘口气。 自从来了这里,他还从未出过外面。虽然婢女和他说过院中有竹林,闲时可以散心,“主子”不希望他总闷在屋里,但他还一次都没去过。 深夜月下的院子格外冷清,果真是有竹林,随着微风发出沙沙声响,白梵路走了一会儿,摸索到一方石凳坐下。 该是冬天了吧,连空气都明显冷了许多。 但这竹子竟然还未枯凋,萦绕周围尽是鲜竹清新的味道,林中既无喧嚣蝉鸣也无鸟雀婉转,静得让人仿若能听见心声。 白梵路不是没想过慕云河,但他急于画画,将这些念想全部压下了,因为知道想亦无用。 可到底此刻还是想了他,想他若是发现自己不见,该如何着急,会影响到南蛮的战局吗? 白梵路摇摇头,大事上慕云河不是那般不知轻重的人,他信他。 忽有一阵风过,竹子被掠动相互摩擦发出沙沙声,恰有一片竹叶落在身前,白梵路有所觉知,抓住了它。 而后感到什么,他微微偏过头。 在他望向的那个角度,黑暗中站着一个人,不知在那里停留了多久。 那人半隐在竹林阴影后,手中短短的玉笛在月光下泛起莹莹辉光,他抬起笛子轻抚几下,旋即凑在口边吹奏起来。 笛声清澈,徐徐流淌在竹林间,宛如一泓委婉化开的春水。 和着竹叶清风的浅吟低唱,初时宛如珠玉坠落,清脆明亮中透着一股畅怀高远。 到得后来突然音调一转,蓦然高亢,恰似冲天而起的战歌,惊得竹林中鸟雀都躁动起来。 这是一曲极悲壮的《破釜》。 三军列阵,沉舟破釜。残阳如血下,将士们带着视死如归的决心,踏上一条喋血不归路,和着笛音依稀唱的是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白梵路也不知自己怎会识得这首极难的古曲,只是突然在脑海浮现那些大漠黄昏、两军对垒的画面,心头一热一冷,便认出了这首催人魂魄的战歌。 千军万马,壮怀激烈。笛音凄厉萧瑟,却分明铿锵有力,一折两折三折,仿佛能透过这乐声看见将军战驹次第倒下的身影。 音调愈往后走便越发绵亘低徊,到得极处,似哀戚呜咽,隐隐力尽衰竭。 竹林后那人浑身似愈发绷紧,狭长双目中不知看见什么,深刻现出一抹杀意。额头冷汗涔涔而下,他也丝毫未觉,到得最后,连握笛的手指都微微颤抖起来。 音调溃不成军,却依旧挣扎着急转直上,仿佛绝境中亟欲寻得出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