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沈家有女 (第1/3页)
燕京,德平伯府。 白发老者的归来,让德平伯李铭颇有些意外。 在他想来,对李素的考校,至少,也需要持续两三天。 若再加上,等待翎钧表态,出正月之前,这白发老者,都该留在江南大营才对。 但是,李铭了解自己的亲信。 他深知,这向以行事谨慎和足智多谋得他称赞的白发老者,会只在江南大营待了一天就回返,定然,有他的道理。 要么,是李素撒谎,拿莫须有的事,骗了他浪费人力物力。 要么,是江南大营那边,有比考校李素,更紧急的情景发生。 当然,这两者,他更偏向于后者。 以他对李素的了解,李素没前者那么蠢,或者说,不敢那么蠢。 “那边……出了什么麻烦?” 李铭是个心狠手辣的人。 在他的概念里,只要物超所值,赔上一个儿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就像多年以前,他用一个嫡子的粉身碎骨,换了一个与他为敌的神机营统领的命。 虽然,后续接任神机营统领的人,仍不是他希冀的那几个里的一个,但他在朝中的地位,却因那次“杀鸡儆猴”,得以节节攀升。 连嫡子性命,都能被他随意抛掷,李素,区区庶子,他又有什么可不舍的? “素少爷机敏过人,已为府里,圈得殿下信任。” 白发老者低眉垂目,仿佛,他正在说的这事儿,压根儿不值惊讶。 “这么快?!” “给我详述一下,当时情景,李青。” “我觉得,这事儿,恐没这么简单,莫不是……” 李铭没说“莫不是”之后的话,但他要表达的意思,却足令唯一在场的白发老者,明白了他的顾虑。 听李铭直呼自己名字,白发老者微微一滞。 李铭鲜少喊下人名字,并不是他不记得,而是,他觉得这样,过于麻烦。 他只在焦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呼喊他们这些下人的名字,试图确证在自己身边的人,的确都是自己人,以平复自己心境。 这是一种本能和习惯。 只跟在李铭身边多年的,少有的几个亲信知晓。 “素少爷机敏,颇有老爷当年风采。” 好下人,当然懂得,该怎么侍奉自己的主子。 李青上前一步,从衣襟里,取出了李素交他带回的暗帐小册,呈给了坐在书案旁的李铭,然后,将自己在江南大营与李素的所有交谈,将自己一行人,在去往良医坊的的路上的遭遇,及在良医坊的一切见闻,悉数告知了李铭,当然,他没有落下,自己在回返江南大营时,对李素所说的那些,关于薛姨娘的话和李素在听闻他的话后的反应。 听李青讲完所有经过,李铭双手交叠,撑住自己的下巴,沉默了,约莫有半盏茶的时间。 少顷,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般的,抬起了头来。 “不愧,是我李铭的儿子!” 李铭鲜少有用这样的话,来称赞家中子孙。 对李素,这却是第二次。 上次,是在十年前,李素与他同去乱坟岗,亲眼目睹薛姨娘尸体被狼群分食,未流一滴眼泪的时候。 “恭喜老爷。” 李青嘴上说着恭喜,脸色却未变分毫,他的脸,依然僵硬,他的眼,依然死寂。 “人有七情六欲。” “最难迈过去的坎儿,便是生养之恩。” “素儿自幼怯弱,待人处事,总喜退让和气。” “可在这宦海浮沉之中,他的敌人,又怎可能,允他留下后路?” 李铭一边说着,一边坐直身子,伸手,摸了摸放置在书案边角处的,一尊拇指高的百财童子描金小像。 这小像,于多年之前,突然出现在李铭案头。 没人知道,它出自哪位名匠之手,或者,李铭自何人处得赠。 但所有进出李铭书房的下人,都会被管家特别告知,那小像,万不可碰,碰者,必死。 “十年前,我使你假扮好人,为他娘讨棺,便是为等今日,给他最后考校。” “既然,他已过了这最后考校,将来,前程自不可限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