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有利无害 (第1/3页)
天色将暮,一缕泛着浅金的斜阳余辉,落在了周庄入口处的一对石狮镇守上。 这两座石狮,一雌一雄,乃大明刚立国那会儿,高皇帝朱重八,为表彰沈家先祖,而特意使工匠雕琢的。 两只石狮,左为雄,其下基石,书有武官下马,背后,有十二根拴马桩,右为雌,其下基石,写有文官下轿,背后,有两只打滚嬉戏的幼狮,半隐于浅草,惟妙惟肖。 早些年,自这对石狮往里,连矮山在内,都是沈家之地,沈家人花费数代心血,修建河道堤岸,并将宅院,沿河修建了上百栋之多。 约莫二十年前,荆江溃坝,灾民流离失所,沈家,却倚仗“七冲三缓”的河道,未受丝毫损失。 彼时,各地官府为免灾后大疫,拒开城门,将灾民挡于城墙之外等死。 沈老爷子心慈,命人落下吊桥,放灾民三百七十八人,进入沈家地,使家中医者为其医治伤患,并在这些人伤愈后,为其了谋生之道。 这些人,有所长的,大都在沈老爷子的支持下,于沈家地中开设作坊,所出,皆交于沈家商队外出贩售,无所长的,大都被沈老爷安排到了各处作坊做帮佣小工,一些在水灾里,失了倚仗的仆妇稚子,无法在作坊里谋生的,则被安置在沈家,做些杂活。 那些有能开设作坊的人,在有了积蓄后,不想再离开沈家地,便跟沈老爷子恳求,在此建宅定居,沈老爷子也不拒绝,只规定,所建宅院,皆需按固有建制修造,不得拥堵河道,便指了位于庄中位于西北角的空地,给他们使用。 二十年,一代人。 那些同样遭水灾所害的人,大都重新组建家庭,有了自己的归处。 唯有燕娘,这拒绝了所有人示爱的女人,还在等,与她夫君重逢。 “二十年了,娘。” 说话的,是个体格纤细的男子,肤色苍白,仿佛大病初愈。 他的声音里,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嘶嘶”声,宛然下一刻,就会死于窒息。 “就算他还活着,怕是也另寻新欢了。” 男子一边说着,一边看向燕娘,眸子里,是惋惜和不值。 对父亲,他的概念仅限于,睡眼朦胧里的背影。 他早出时,他还未醒,晚归时,他已睡下,虽偶有些边角废料打制的小玩意儿,会出现在他的枕边,但短暂的欣喜之后,依旧是不得父亲陪伴的孤独和茫然。 “儿子已经长大了,能养活你。” “你已这般年纪,咱别继续赖在沈家做事了,行么?” 说到这里,男子稍稍停顿了一下,将桌子上一碟桂花糕,往燕娘的面前推了推。 “这是鸿墨少爷,使人给我送来的。” “你昨天晌午,给他做的点心。” “把盐当成了糖不说,还加了双份。” “鸿墨少爷大度,不跟咱们计较,也未与任何人说,可是,娘,沈家是咱们的恩人,咱们的主家,咱们,能这么做么!” “这个月,这都是第三回了啊!” 说罢,男子突然咳嗽了起来,他的胸口,像是被压了一方巨石,闷沉的让人寒毛倒竖。 像大部分在水灾中幸存的孩子一样,他成了这“慢病”的奴隶,稍做点儿力气活儿,或情绪激动,就咳嗽不止,受点儿阴寒湿气,就会病倒在床。 为沈家效命的郎中,在十里八乡,也算有些名气,奈何苦心钻研数年,也未能想出好法子,治愈包括他在内的,熬过水灾和饥饿,亦未被热病夺走性命的六个孩子。 “巧儿,娘跟你保证,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出这种事儿了,好不好?” 男子全名李巧,但只两人在的时候,燕娘只会唤他乳名。 “娘这几天,这几天总梦到你爹。” “在梦里,他说,他一直在找咱们娘俩,马上,马上就能找到咱们了。” “你……” 提起自己的丈夫,燕娘那布满皱纹的脸上,蓦地有了光彩。 就好像,只是想起那人,都会让她年轻起来。 “沈家有规矩,正月不出门。” “我想着,我想着趁这机会,跟几个商队的管事,多走动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