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双雀儿 (第3/3页)
李渊茹说,是他平妻李氏所为,他本不肯信,奈何后来,所有矛头,都指向李氏。 他为保护李氏,以禁足待审之名,将李氏关进偏院,奈何三日之后,李氏留下血书,悬梁自尽。 血书上说,她嫉妒李渊茹得子,才对其痛下杀手,如今悔过,愿以命偿之。 字,是李氏的字,但血书上的话,他一个字都不信。 再后来,他暗中查访,知李氏是被勒死后,悬于房梁。 他花费重金,雇摄天门抓获凶手,审问之后,方知买凶之人,乃朱时泰正妻,定国公府出身的徐氏,目的,是为了报他当年背弃婚约,先娶李氏为平妻的折辱之仇。 梁子自此结下。 本对爵位没太大兴趣的他,也因李氏之死,而变得渴慕权力。 他要报仇。 要让朱时泰的正妻徐氏,以及,徐氏所生的子女们,死无葬身之地。 这时,是李渊茹站了出来,对他说,愿帮他成事。 虽然,徐氏买凶杀了李氏,是帮她的孩儿报了血仇,但惩治平妻侍妾,是她这嫡妻之权,那徐氏这般逾越,是折了德平伯府的面子,辱了他夫君之威,此事,她断不可忍。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朱时泽缓缓的坐回桌边,眉头紧拧。 双雀儿的话,已在他心里激起涟漪,一些之前时候,被他强压下的疑惑,也在此时,缓缓浮出水面。 李氏不谙医理。 李渊茹却擅配各式药剂。 李氏说,她不记得以前的事,不记得他。 李渊茹却总会在阴寒时候,为他在屋里烧起火炭,四季不论。 为帮李氏恢复记忆,他曾问李氏,还记不记得,他曾送她的定情信物。 李氏说,西行路上,除了她头上的这个发簪,其他财物,皆被押送之人夺去。 而如今,双雀儿却告诉他,李渊茹一直将明珠视若珍宝,在苦厄之时,也未舍将其典当! “我叫李潭柔!” “深潭的潭!” “柔软的柔!” 他犹记得,那盛夏午后,那令他魂牵梦绕的女子,从树枝里探出头来,将一只果子,丢进了他怀里。 他犹记得,那秋叶落处,那令他难舍难分的女子,从头上摘下一支玉簪,塞进他的手里,捧着他送她的明珠,泪眼婆娑。 渊者,深潭也。 茹者,柔也。 李渊茹,可不就是,不就是…… 想明白了一切的朱时泽,泪如雨下。 他缓缓起身,向卧房走去。 他的柔儿,他的挚爱,他愿为之与家族为忤,与所有燕京豪门为敌的那个人,竟是,竟是…… 天很阴。 今夜会有大雪。 他感觉双膝刺痛。 但与他心上的痛楚相比,这刺痛,却那般微不足道。 推门。 掺杂着甜味的炭香,奔涌而出。 李渊茹喜欢往炭火里,加晒干的桂树根。 她说,桂根可治筋骨疼痛,风湿麻木,对受过筋骨重伤的人,益处极大,他公务繁忙,无暇忌口服药,阴雨寒冷时候,像这样熏一下,会舒服些。 再前行,是桌子。 环绕桌子的一圈圆墩里,极不协调的,掺了一把有扶手的椅子。 那是他的专用。 她说,圆墩太矮,他坐着不便起身,放把有扶手的椅子给他,他起身时,纵是腿脚不听使唤,也可凭手臂力气,不至磕碰擦伤。 再前行,是一个架子。 架子上,放满了兵法书籍,每一本,都是李渊茹亲手所抄。 她不喜外出,但只要听闻,有什么人府上,存了珍稀的兵法书籍,她都会备上厚礼,登门借书,若人家舍不得她把书带走,她会回返成国公府,带上文房四宝,再往拜访,直待把书籍誊抄完全。 最厚的一本,她抄了整整三个月。 他责她多事,损了成国公府颜面。 她只是笑着说,颜面这东西,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哪比得上他安好,来得实在。 行至床前,朱时泽慢慢的,在李渊茹身边,坐了下来。 “柔儿。” 朱时泽唇瓣噏合,叫出了那个,让他铭心刻骨的名字。 然,佳人已逝,他满含懊悔的轻唤,无人答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