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嫡子身份 (第2/3页)
子,非但不能彰显他任何才华,反有可能,使其误会了自己意思,一条夜路走到黑的,坏了自己谋划。 便索性省了客套,径直跟他说出了,自己的希冀。 “你姨娘薛氏,虽出身不济,对父亲,却是忠心耿耿,在府里,也是任劳任怨。” “母亲早有心提携她,奈何那王氏,总从中作梗。” “到后来,更是得寸进尺的,使人诬陷你姨娘偷窃,害其殒命。” 说到这里,李虎跃稍稍停顿了一下,抬起右手,用衣袖,轻轻的擦了擦自己眼角,那根本就不存在的眼泪。 “如今,李旌德已死。” “李岚起,便成了那王氏唯一子嗣。” “如能将他治罪,那王氏……” 李虎跃,是李铭续弦嫡妻孙氏所生。 已是从二品镇国将军的李良玉和“即将”被治罪的李岚起,是他“仅剩”的夺嫡障碍。 这两人中,李良玉虽已是从二品镇国将军,却因生母段氏,李铭原配嫡妻的早亡,而失了后宅依仗,较少得李铭扶持,较之有王家撑腰的李岚起,威胁略次一等。 而李岚起…… 若非这次暗账风波,李岚起所收贿赂,与三皇子朱翎钧的“恩师”,昔日西北大营统帅,姜老将军的遇害有关,德平伯李铭,他们的父亲,断无可能,将李岚起推出府门等死!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他可不希望,因为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诬陷,让李岚起,得了柳轻心喜爱,并因此,得以逃出生天! “幼时之事,素已记得不甚清楚了。” 在薛姨娘的这事儿上,李素一直装傻。 或者说,只能装傻。 德平伯府,遍地豺狼,所让豺狼们知道,他是个记仇又深谙隐忍之道的人,他,必死无葬身之地。 “李七常说,那王氏,对素恶意颇重,让素对她常备戒心,原来,竟是因为这事儿么?” 虽然,薛姨娘的事儿,他不能表现的过于激动和清楚。 但面对李虎跃的逼问,他却需要表现出,足令其满意,又能给自己留下转圜余地的态度。 这种情景之下,亲信这种存在,就很合用了。 李素毫不客气的,将自己对王氏的不满,推到了“李七”的撺掇上。 这样一来,纵是他今日说的这话儿,被李虎跃添油加醋的卖给了李铭的平妻王氏,他也可将李七推出去,自己,全身而退。 在德平伯府,撺掇主子们内斗的下人,尤其是李七这种,家生子下人,并不会被径直取了性命。 情节严重,无法得主子宽恕的,才会被贬去杂役做事。 偶有府上主子,需人顶罪的,亦会自杂役里抽签,择人替死,不过,自德平伯李铭接任族长以来,这种情况,几十年里,只发生了三次。 若主子“宽宏”,不与他们这些家生子下人计较,他们,至多被罚几年月俸,再挨百十鞭子。 当然,生活在德平伯府后院的主子们,大都是“宽宏”的。 一来,这些家生子,本就是被推出来顶罪的,压根儿不该遭受惩罚。 二来,这些家生子经数代繁衍,早已在后院里盘根错节,一脉所出的兄弟姐妹,效忠于不同派系主子的情况,数见不鲜。 倘有主子“小气”,对这些人中的一个,施以极刑,这位主子,必会成众矢之的,遭一脉家生子下人,群起而攻之。 俗话说,三人成虎。 若一脉的家生子下人,皆向各自的主子撺掇哭诉,或添油加醋的指某人不好…… “宁枉勿纵”这个词儿,就会成了某些主子的虑事准则。 说句不好听的,在德平伯府,除了李铭,还真就没有哪个主子,敢不做任何准备的,对这些家生子下人下死手! 倘不能连根拔起,就不要跟家生子撕破脸皮。 这是所有生活在德平伯府后院的夫人姨娘们,最先教训给自家子女的事。 “李七是个忠仆。” “你性子急,与人交往,亦不擅转圜。” “他只这样对你告诫,而非明言你姨娘的死,应也是怕你一时冲动,跑去跟那王氏拼命。” “须知,那王家,虽不是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