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 安排 (第3/3页)
竟是满脸虔诚,与寻常时那个轻佻的他,判若两人。 转身回了厨房,饕餮先是把山鸡丢进沸水锅里抄了一下儿。 抬头,见九叔还站在原地,若有所思的盯着他瞧,便本能的,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裳。 没穿反,也没染上脏污啊,这般盯着他瞧,是有什么事儿么? 三下五除二,将山鸡和一众配料丢进砂锅,加了山泉水,放到火上,饕餮才回转身,认真的,跟九叔对视。 做菜时候,不可与人交谈。 这是他跟那疯老头儿学艺时候,疯老头儿跟他叮嘱过许多次的事儿,他一直铭记于心,或者说,早已成了习惯。 “我身上,有什么不妥么,九叔?” 行至九叔面前,饕餮颇有些不解的,跟他问了一句。 “没什么。” “刚才,三爷吩咐,让取消一切预定,至大婚结束前谢客。” “你瞧瞧,还来不来得及,把一些提前准备了的食材,跟人退一些。” 在德水轩饮食,是要提前预定的。 所以,每日要入什么食材,九叔都会着饕餮,提前跟送货的人交待。 这会儿,翎钧突然表示,要取消一切预定宴席,九叔这掌柜,自然要想办法,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退是能退。” “但我觉得,三爷,未必希望我们这么做。” 给德水轩供应生鲜的,都是燕京城里的平民。 德水轩开张多年,虽对生鲜的要求颇高,但给他们的价格,亦比市面上要高出许多。 因此,他们早已习惯,在每天清晨,把新摘好的时蔬,刚入网的鱼和新宰杀的牲畜嫩rou,先送来德水轩,交饕餮挑选,待他挑好了,再担上剩下的,去城里集市售卖。 换句话说,除了采购山货,饕餮和九叔,几乎不离开德水轩。 “好罢,这件事,暂且搁置。” “待三爷醒了,我跟他问了,再做打算。” 经饕餮这么一说,九叔才蓦地记起,翎钧,好像还真就没跟他交待,让他这几日,把不再需要的席面食材退货。 想他那么一个言行谨慎的人,若当真有此想法,刚才,应会跟他交待才是。 或许,他只是太累了,忘了? 罢了,索性不过是半桌子席面钱,大不了,让饕餮做了,送去王府,便宜了那些“老东西们”! 想起自己的那些老友,九叔的唇角,不自觉的上扬起来。 他们,皆是被发配西北的戴罪之人,或为生存不得已而为之,或因义气用时,或遭亲人牵累。 依大明律,纵是立了军功,亦无资格为官。 传闻,以前时候,时运好的,碰到好主事,又侥幸活到期满的,才能得着“立命钱”,回返故里置业,若时运不济,遇上贪心主事,那便是,连寻常的军饷,都无法领到满额,更遑论,“立命钱”这种,可给可不给的? 虽然,自姜家人成了西北军统帅,砍了两个贪心主事之后,后一种情形,便再也未出现过。 但饶是如此,他们,也依然不愿回返故里。 一来,所谓故地,早已没了昔日亲人,纵是有,也大都会对曾有罪在身的他们,心怀排斥,严重的,甚至会联名族长,恳请族长,将他们驱逐。 二来,他们打了大半辈子的仗,早已记不得,该如何耕耘作物,即便回返故里,侥幸未遭驱逐,他们,也无法用“立命钱”购置的田地,立命安身。 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在刑期满后,去往西北大营的周边城池谋生,给人当车夫,打手,甚至替死鬼,并藉此,为自己的妻儿,积蓄足够多的财帛。 然后,在妻儿的责怪和埋怨中,孤独死去。 如果没有翎钧,他们,也该是跟那些“前辈”们,一样下场的才是。 是他,给了他们,新的可能。 他犹记得,在翎钧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跟他们说的哪句,让他们捧腹,嘴上嬉笑着答应,心里,却一直当成玩笑的许诺。 翎钧说,若你们的儿子嫌弃你们,不怕,待我长大,给你们养老送终便是。 如今,翎钧许诺成真,他们,又怎可能,不将他,当自家子侄般亲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