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退避 (第3/3页)
。” “故恳请父皇,除将媛儿跟翎钧哥哥借的那一万两银子归还外,其他赔偿,悉数用于赈济苦寒学子,使其能安心研习为臣之道,待将来,学有所成,为父皇解忧。” 常言道,财可通神。 但,却鲜少有人知晓,这“财可通神”的后面,原本还有一句说辞。 亦可招灾。 朱尧媛知道,她一个母族乏势的公主,突然入手这么一大笔银子,必会惹来嫉妒怨恨,从而身陷囫囵。 虽然,有翎钧护她,那些“牛鬼蛇神”,未必敢在明面儿上给她为难,但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她终究不可能赖在三皇子府里不走,更不可能,从三皇子府,登辇出嫁。 所以,她聪明的选择了,破财消灾。 用这笔“不义之财”,为自己博一个好名声儿的同时,让隆庆皇帝对她更多几分偏爱。 她总有一天,是要为万敬初报仇的。 那温润如玉,宛自九天谪落的男子,又怎是沐德丰那泼皮的一条贱命,可以偿还! 黔国公府。 不,连同沐德丰的母族,都该为他偿命。 为了那一天,她,必须积累足以与之相抗的力量,或者,让她自己的价值,高过这两者总和。 资助苦寒学子,就是个很好的法子。 几两银子,就可资助一人。 两万两银子,数量将何其可怕? 就算她再怎么倒霉,也不可能几千学子里,都出不了几十个,能致仕的人罢! 虽然,世事无常,致仕之人,从不乏为了前程,丢弃良心之辈。 但这于她,却是无碍。 她是公主,总有一天,会被父兄当成,拉拢重臣的棋子外嫁,然,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受她恩惠的仕子,才不敢“忘恩”于她,以防将来,她成了他们仕途上,倾尽毕生心力,也无法破除的坚墙。 “准了!” 朱尧媛的“懂事”,极大的取悦了隆庆皇帝。 他大手一挥,应下了她的诉求,并“顺便”对她的“懂事”,进行了嘉奖,“传朕口谕,将银子一并送至三皇子府,责三皇子为赴考的寒门学子安排食宿,受恩者,需为瑞安公主颂德。” 众所周知,翎钧在燕京,有一处客栈产业。 隆庆皇帝传喻,命他为寒门学子安排食宿,他自然会取其便利。 这般做法,一来,可使其产业盈利,二来,也有利于,他与这些学子结交。 隆庆皇帝一向谨慎,鲜少给自己的儿子们放权。 而今日,他这般明显的扶持翎钧……在旁人看来,已严重到,足够引起误会,让人以为,他是准备立翎钧为储君了! “此事万万不可,父皇。” 这世上,从不存在什么好处,是可以不付出代价,就能获取的。 朱尧媛轻轻的摇了摇头,上前,拉住隆庆皇帝的衣袖,认真的拒绝了隆庆皇帝说的这个,看起来能令她风光无限,实则会将她推上风口浪尖的“赏赐”。 “他们是社稷之臣,父皇臂膀,媛儿一介女子,何德何能,堪受他们颂德?” “媛儿恳请父皇,收回成命。” 朱尧媛一边说着,一边恭顺的在隆庆皇帝面前跪了下来,“想那商铺之中,受害殒命的几人,应是受媛儿与那沐家二公子争执所累,故恳请父皇,命人将他们敛葬,勿使他们暴尸荒野,遭犬狼鸟虫啃噬,难入轮回。” “此事,就交你督办罢,如松。” 隆庆皇帝的唇角微微上扬,显然,是对朱尧媛的“明事理”非常满意。 起身,缓步上前,亲手将朱尧媛从地上扶起来,然后,对她露出了微笑。 “你这孩子,性子真是像极了你母妃!” “如你这般诸事不争,将来,嫁去夫家,岂不是要让那后院里的平妻姬妾,欺负挤兑的,连夫君面儿都见不上!” “心悦媛儿的人,自不舍让媛儿委屈。” “反之,媛儿又何必自贬身份,辱我皇家威仪?” 朱尧媛唇角微扬,像是全不在意,隆庆皇帝说的可能。 而事实上,她也的确是不在意的。 她母妃说过。 女人这一生,应只有一人,值得你弹《凤求凰》。 而如今,那值得她弹《凤求凰》的男子,已经死了,再也见不到了,那,她嫁给什么人,嫁人后,是不是会遭冷落,又有什么关系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