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家有繁枝琢纳凉 (第1/2页)
天才!无广告! 人各有志,人各有命。 有些在外人看起来,活得并不好的人,其实,远比外人以为的自在。 就像李元茹。 他曾也向德平伯李铭一样,认为成国公府的七少爷,朱时泽,并不喜欢她,甚至,将她当做负累。 但就他前几日所见,却显然,并非如此。 且不说,翎钧是不是看重朱时泽,或者说,会不会为了朱时泽,让自己未过门的王妃冒着大雪,去给个死了好几天的人续命,单是他肯为了这件事,去奔忙游走,低声下气的跟人恳求,便已不是,简单的忍耐和凑合。 那位三皇子妃,可不是寻常人物。 尤其是,她在救活了李渊茹之后,跟朱时泽所提的条件,便是让瞠目结舌的“精妙”。 他自诩,自己跟自己的嫡妻关系密切。 也一直觉得,自己不曾亏待过她。 可扪心自问,他是不是能像朱时泽一样,为了自己的嫡妻,毫不犹豫的,答应那位准王妃的要求,他却是觉得,自己……断无可能与之相较! 但有的事能说,有的事不能。 就朱时泽对李渊茹的真正态度这事儿,李岚起便打算,对德平伯李铭,隐瞒到底。 他总得留些底牌在手,不论是用来保命,还是用于将来,时运不济时,东山再起。 “父亲的教训,儿子记下了。” “待回了燕京,定尽快着手cao办。” 李岚起本也打算,多与李渊茹走动。 而此时,有了德平伯李铭的“建议”,他“将来”的所作所为,就都成了“师出有名”。 德平伯府的人,一向不好招惹,这事儿,整个燕京,可谓人众皆知。 当然,他是个聪明人,不会把事情做多,做绝,做过。 打人不打脸。 大家都是武勋出身,起码的面子,他还是会给成国公府留上一些。 至于说,那个成国公府的九少爷,朱时彤,本就是个令人作呕的纨绔,常被戏称为燕京“四害”之首的存在。 想来,以成国公朱希忠的好面子,应不会介意,他使人将其痛殴一顿泄愤。 事儿是他嫡妻使人做的。 他这做人夫君的,未尽表率,当然难逃罪责。 就算,那朱时彤耍小聪明,已将他嫡妻休弃,他带了人,使麻袋把那货套了脑袋,狠揍上一顿,也没人敢把他怎样。 多不过事后,成国公府的人找上门来,他以“不知情”为借口,随便赔他们几钱银子,也就罢了。 这世上,凡是能用银子解决的事儿,都算不得大事儿。 …… 辗转了大半夜,到天将明时候,李岚起才是堪堪有了睡意。 可才睡了没多会儿,德平伯李铭,便使人来换了他起身。 雪停了,他们得趁着雪没有再下起来之前,尽早回燕京城里去。 虽说,年节时候,德平伯李铭不需上朝,李岚起也不需值守,但身居城外,久了,总是不安全的,无论是性命,还是行踪。 前一日,称作马车去德水轩,是为了掩盖身份,今日回程,就没必要了。 德平伯李铭是在行伍里摸爬滚打过的武勋,较乘坐马车,更喜骑马。 所以,两人离开庄子的时候,便使庄子的管家李平卸了马车,两人各骑一匹,原本用来拉车的马,直望燕京城方向而去。 半路无话。 李岚起小心翼翼的,驾驭这自己的坐骑,使其始终保持着,比德平伯李铭乘骑的那匹,慢了半个马身的差距。 因积雪颇厚,这般精准的控制,便显得,有些考校马技的意思了。 德平伯李铭不喜欢别人站在他的背后。 这让他觉得缺乏安全。 所以,即便是他的亲侍,在跟随他的时候,也需只比他,向后错半个身子,露腰间佩剑的剑柄出来,在他双目余光能见的位置。 这事儿,在德平伯府里,并不算什么秘密。 大部分“识礼懂事”的嫡子,都会特别留意,与德平伯李铭同行的时候,不要犯此幼稚错误,惹其不喜。 “岚起我儿。” “你也算在京中官场里,摸爬滚打了些年的。” “今日,没什么旁人,你且跟为父说说,对朝中势力,有何见解。” 雪天赶路,人格外容易疲倦。 三人骑行了一会儿,便不自觉的慢了速度。 德平伯李铭不洗庄子里的食物,嫌其粗糙,便没用早饭。 而这会儿,觉得饿了,也不好意思,跟随行的李岚起告诉,只随口拎了个话题出来,试图以此,把自己的注意力从饥饿上转移开去。 “以儿子愚见,这些年,随着各世家联姻频繁,文臣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