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节 (第4/4页)
有猫腻,难道是他已经有了什么风声,又或者是有了什么仗恃,赵斌这次是真的翻不了身?” 话说到最后,邱兴文的语气已经变得如喃喃自语,这话既像是问韩易,又像是在问自己。 齐关东和高和平在乐云市调查了一个多星期,终于带着一大摞的材料回了暖州。 两人的离去让乐云市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齐关东和高和平虽然是为了赵斌的事情而下来,可是这事件本来就是牵涉众多,齐关东和高和平又是纪检系统里有名的老手,眼光和办事手段都非常老辣,如果任由他们就这么深挖下去,谁知道会刨出什么别样的枝节来?因此事情虽然还没有最后的论断,但是对于两人的离去,无论是赵斌的人还是杨景宏的人,却是不约而同拍手相庆。 事情在过了十几天后终于有了最终的说法,反贪局的那个帮助王忠发逃脱的办事员被开除公职,并被刑事拘留,等待判决。而医院时间,检察院的一名主管副院长被撤职,这名副院长是自己主动跳了出来,实质上他是扮演了一个卒子的角色,最终目的是替赵斌承担了事件的主要责任。 医院由于监管不严,造成了王忠发的死亡,也承担了连带责任,经法院判决,赔偿王忠发亲属二十万。 而对于赵斌的处理,从明面上来说是轻描淡写地带过,给了他一个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仍旧担任乐云市党委书记的位置。但是暗地里,却不知道是经过了多少的官面对话和角逐,其中又涉及到了多少的利益交换,才是最终有了这个结果。 纵观整起事件,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两大阵营的一次面对面的博弈。 王忠发的亲属们接二连三地上诉行为,本来就是受人指使和撺掇,当然了,这些人之所以对此事件如此用心,并不如他们表面上表现的是出于义气或者义愤,而是怀有其他的用心。 此时事情尘埃落定,各方的利益得到保证,自然没有人再跳出来挑起事端。少了这些人的支持,王忠发的亲属们也没了太多的底气,他们最大的仗恃也就是王忠发,但是现在王忠发已经不在了,对于以利益关系维系起来的人来说,人不在了,就意味着一切的结束。 赵斌一方原本借助王忠发的事件突起发难,狠追猛打,占尽上风,只等着宜将剩勇追穷寇,却没料到一招不慎,全盘皆输,让杨景宏这边找到机会,咸鱼翻身,反而是把赵斌给牢牢压制住了,甚至差点引起了赵斌的落马。 如果不是赵斌的关系深厚,说不定此时早就被贬到哪个山沟沟里去了。 因此对于赵斌来说,虽然拔掉了王忠发这颗钉子,却成了最大的输家,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或许在赵斌的心目中,此事将会作为一个烙印伴随着他的一生。 赵斌仍旧担任乐云市党委书记,这对立信公司来说似乎是一个好消息,但是韩易却敏锐地感觉到了事件前后的不同。 其中最明显的是,赵斌对于自己被调查期间,杨景宏的自作主张提出对盐林工业区的控制手段,竟然没有采取任何的针对手段。 官场上很多事不需要明着发话,不作为,有时候就是代表了默认和妥协。 第二百七十二章 教诲 “赵斌啊!你办的这事,初衷是好的,走的路子也对,可惜的是,步子迈得急了一些,反而是让他们抓住了空当,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当是买了个教训,呵呵,有句话说得好,战斗是最能锻炼人的!以后要记住,对付这些人,态度要谨慎,手段要快速,用雷霆一击,直中要害,不然,则是打蛇不死反被蛇咬!” 在暖州市区靠近了秀山山脚的别墅里,乐云市的市委书记赵斌此时正双手放在膝盖上,恭恭敬敬地坐着,神态就如专心听讲的小学生,正听着面前一位老人的教诲。 “郭书记,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吸取教训!”赵斌语气恭谨地回答道:“这次的事情我也作了自我检讨,主要还是在胜利面前沉不住气,有些急于求成,老是想着一棍子打死,结果却适得其反,还有就是对重要人员的使用上没有经过细心考察,这是关键的失误。” 从赵斌的话语中不难听出,这位老人正是现任的暖州市党群副书记,暖州市政坛有“常青树”之称的郭敬平。 郭敬平刚过了五十五的年纪,国字脸,皮肤黝黑,脸上的皱纹很深,尤其是额头,川字纹更加明显,双目很有神,带着能够洞察人心的锐利,头上生了许多的白发,也不刻意去染黑,就夹杂在黑发之中,却使他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的威严。 郭敬平是暖州市政坛上的常青树了,年轻时从镇长的位置开始坐起,几番沉浮,一直到市级干部,当过组织部长,副市长,纪检书记,党群书记等多个职位,上下人脉通达,关系盘根错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