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节 (第5/6页)
在那个时代,如果能够拿到某个领域第一手的批文,就可以很轻易地赚个盆满钵满,所以说,那个时候的许多高官子弟就是靠这个轻易地挖到第一桶金,而后再转型,办起各种实体,从而成就各种商业帝国。 而进入九十年代,这个门路开始转换,变成了土地资源,包括当时南海和北海的开发热,都是如此。商品经济发展到商品房产的年代,土地在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必然更加增值,这是高层的人早就可以预见的,他们的消息来源更加全面,也更加准确。 罗海江的背景不简单,对此类事当然也是耳熟能睹,驾轻就熟了,当然了,罗海江现在有了博思科技这个庞然大物在,自然是不再屑于搞这种花路,但是罗海江没兴趣,并不代表他不可以照顾身边的人,尤其是韩易这样关系亲密的小师弟。 土地转让,可以让韩易和金大牙两人轻松地赚到一大笔,不过相对于长远的发展,细水长流,韩易经过细致考量,和金大牙商议之后,取得了共识,决定还是走土地开发这条道路,毕竟这才是正道,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正道,那种转手打太极推手的事只能是偶尔为之。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土地拍卖之后应付的这一亿三千多万的土地款嘉义地产并没有一次性地全部付清。实际上,嘉义地产所付出的仅仅是先期的四千来万。 按照国内房地产开发通常的套路和规矩,嘉义地产也并不需要一次性全部付清全额,而是根据松台区政府对地产开发的支持政策,首期只要支付百分之四十,而剩余的百分之六十,则是按照合同条款在两年内付清。 百分之四十,也就是意味着嘉义地产先期只要拿出四千多万就可以拥有整个土地的所有权,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嘉义地产的资金压力。 也即是说,嘉义地产拿出了四千万,只是短短的九个多月的时间,便获利将近两千来万,其利润差不多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可以说是非常的惊人。但是韩易和金大牙仔细算计,如果能够把这两块地全部成功开发,他们所能赚取的利润可就远远不止这两千万,而是两千万的好几倍,如果cao作得当,把握时机,就算是赚上个十倍或者十几倍也不是个难事。 两者相较,孰轻孰重,韩易和金大牙当然分得清楚,所不同的是,这样cao作的话,后续所要做的工作就非常多了,但是金大牙本身就是搞房产开发了,没什么意见,而韩易一心一意地要走实体发展的道路,对于那些击鼓传花般的转手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兴趣,在他认为,这类的事情只能是时机凑巧时偶尔为之,并不能作为长远之道。俗语说得好,打铁还得自身硬,企业发展也是同理。 当然了,如果真的是要在拍卖之后就需要马上拿出全额资金,那又是两说了。也不是说嘉义地产拿不出来,但是抽取了这一亿多,相当于是把整个嘉义地产和立信公司的流动资金全部抽取了,到那个时候,又拿什么去进行后续开发呢?与其那个时候陷入窘境,还不如趁土地升值之际早点转手赚点差价了事。 第四百三十六章 注资 而实际上,就连这四千万,嘉义地产也大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财务cao作手法,转手就能用土地抵押贷款来把它重新收回来,这些都是符合程序的。 这样的cao作手法,实际上就是后来的许多房地产企业十分热衷一种cao作手段。通过种种关系,在政府和银行之间的来回倒手,只用了少许的资金就能撬动一个上亿的大型项目,就算是自己不开发,通过囤积土地等待升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房产开发企业所付出的,不过是少许的利息罢了。 和土地升值所带来的巨额利润相比,这点利息简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当然了,嘉义地产是不屑于用此类的手段来侵吞国家的财产,毕竟这种的cao作手法,是适用于那些剑走偏锋,喜欢走钢丝的投机者,利益有多大,也就预示着风险有多大,而且在这样的cao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猫腻,其中不无有许多的违规违法cao作,无论是对于韩易还是嘉义地产来说,都没有这个必要去弄此类的手段。 虽然没有走这种路数,不过该占的便宜还是要占的,总之,分期付款是肯定的。只要是顾江地产和立信公司注资嘉义地产完成之后,韩易就决定先要用其中的一块土地抵押贷款三千万,用于前期项目的开发资金。 嘉义地产通过欧洲城的cao作,可以说是在松台区获得了比较良好的口碑,现在和松台镇银行间的关系不错,尤其是松台信用社,对于嘉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