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6节 (第2/5页)
同,但是,方案提出来了,现在摆在现实的问题却是……区里没有多余的财政来支持安置房的建设。” “区里没有多余的财政?怎么会这样?”韩易不禁瞪大了眼睛疑问道,“黄区长,就几幢安置房也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吧,区里怎么会连这个钱也拿不出来!” 黄国诚的脸上泛起一丝苦笑来:“要说问题的症结,就出在这大学城的建设上,松台区当初为了让大学城项目能够顺利落户松台,做了许多的工作和努力,无论是在土地还是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做了巨大的牺牲,而且为了改善交通,还特意扩大翻建了大学城通往国道线的主干道,这花的都是钱啊!现在的松台区钱袋子可是空空如也啊!” 第四百十二章 你们帮忙把安置房搞起来 黄国诚的抱怨不是无的放矢,松台区的大致财政收入其实韩易心里也有数,没有过硬的矿产资源可以创收,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高科技工业园区的税收又落不到口袋里。这日盼夜盼好不容易来了个大学城项目,原本想着借助大学城项目能够实现整个松台区城市建设的跨越,却因为一些人为地cao作上,也没有捞到一点的好处,非但如此,还凭空惹来一肚子的气。 韩易了解过整个大学城的项目,松台区除了白白提供了近三千亩的土地,而且还低价提供了一千亩的土地作为学生宿舍的建设,价格更是低到了可怜的五万一亩,才五万块一亩,这价格低得……韩易想想就流口水。 这一千亩土地的总收入也不过为五千万,就如黄国诚所言,主干道一整修翻建,基本上就没剩下什么了。 当然了,如果非说大学城的项目对松台区的发展毫无用处,那也是不公平的,从长远来看,整个大学城建设完毕之后,超过五万人口的入驻,能够大大提高松台区的人口流动性,这五万人的吃喝拉撒日常生活问题总是要在松台区解决的吧,大大拉动消费内需,促进整体的消费能力。如果松台区政府再有意地围绕大学城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建设,加强商业和服务流通,那么经过几年的接洽融合,达到最终把大学城和现有的松台区有效的联合起来,形成整体发展促进的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可问题是,松台区的发展却等不起这么长的时间,确切的说,是鲁海强和黄国诚都等不起! 韩易从黄国诚的言辞中,可以隐约听出他对松台区现任的区委书记梁卫国颇有微词,其中蕴含的意味韩易当然心中有数,梁卫国是上任的松台区区长,资格老,接任松台区委书记之后,依旧强势,一把手的权威显露无疑,不不但牢固把握住了人事权,政府里头也有许多是他当初提拔起来的人,把鲁海强挤得有些难受。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大学城项目上,简直可以说是一言九鼎,容不得有其他的异议。 鲁海强要想建立威信,还真的是要独辟蹊径!这样想来,韩易对于鲁海强提出这个安置房工程也就有所理解了。无论是安置房还是旧城改造,都是属于政府的工作范畴之内,而通过安置房工程,在发展新区的同时逐步解决旧城改造难题,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民生问题无论在什么时期,都是头等大事。 更重要的是,梁卫国当区长的时候,旧城改造原地踏步,如果鲁海强能在此成功找到突破口,把这个难关攻克,除了政绩之外,政府权威的建立所代表的意义更大。 对于黄国诚的抱怨,韩易也只当是未理解,呵呵笑着转过话题来,说道:“这样说来,那真是太可惜了。不过我看现在这安置房的事情也不急,新区的建设不是还在审批嘛,那就正好等上一段时间,等财政上有所宽裕了,再开工建设也不迟。”韩易确实是有些不以为然,几幢安置房而已,松台区就是再穷,手指缝里省一点下来也够了,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先少盖个两幢做样板也行。 “等,还怎么等?就算是财政宽裕了那也轮不到安置房。”黄国诚稍稍挥了一下手,声音有些忿忿然,眼角掠过,大概是察觉到韩易诧异的眼光,黄国诚自知失言,抿了抿嘴,笑容又自然挂上了脸,笑着道:“这个事啊,有点复杂。” “呵呵,麻烦黄区长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吗?”韩易心神微动,脸上却并未表现出来,摆出了一副请教的样子微笑着问道。 “区里不是决定要开发新城镇吗?”黄国诚说道:“上次韩总你们提出的有关这个中央商圈的设想,鲁区长很是认可,特意把这个方案完善之后拿到了经区政府会议上进行讨论,得到了一致认可之后便上报了区委,这个方案同时也得到了梁书记的高度赞赏。按照梁书记的指示,未来的松台区,是要以此为重点建设发展方向,有鉴于此,梁书记提出补充,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