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节 (第3/3页)
来说,退伍很残忍吧?”周静说。 吴建:“当然,说实际一点,退伍等于丢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身上带着残疾的,以后工作找对象都难。” 周静听后沉默了,这个年代国家经济落后,即使想补贴退役残疾军人,怕也是有心无力了。 傍晚,周静回到家的时候,程远已经回来了,看到她就说:“明天回去跟老吴请个假,我们后天回老家。” “回老家?”周静不可置信地盯着他,“你走得开吗?”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了,也给对方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可在接下来长达近十年的时间,边境还是在动荡中度过的。 “可以,上面已经同意了。”程远说:“不过时间不长,在家就待个三天就走。” 康康上次回老家的时候是一岁,宁宁还没有回过老家,但听到要坐火车,他们都兴奋地又蹦又跳。 “mama,老家在哪里呀?” “mama,老家好不好玩呀?” “mama,回老家是不是可以看到外公外婆了?” 兄妹俩叽叽喳喳地围着周静问个不停,周静耐心地一一回答他们,要不是她要赶着做饭,他们还不愿意放人。 由于过度兴奋,康康跟宁宁晚上熄灯之后还说个不停,周静说了几声“要睡觉”无果,也懒得管他们,自己回了房间。 “咱们要不要拍个电报跟妈提前说一声?” 周静刚爬上床,就被程远搂紧怀里,他说:“我已经拍了,到时候住新房子,需要妈帮忙打点一下。” “你不说我还差点忘了咱们那个房子了。”周静感叹道:“一转眼,都有六七年没有回老家了。” “让你受委屈了,以后回去的机会应该能多点。”程远说。 周静没把他这话放在心里,说:“一年能回一次就不错了。” 次日,周静请完假就回家,然后收拾东西。现在天气不冷不热,但冷空气时不时要光临一下,周静不敢随意,给每人带了一件厚衣服。 这边物资过于短缺,周静也没什么好带回去的,就收拾了一点从村庄老婆婆那买来的菌菇干。 回家的那一天,为了赶火车,他们凌晨四点就起床了。 康康还好,多叫两声就醒了,宁宁则是程远直接抱着上军卡的。 又是两天两夜的火车,这一次坐火车相对之前要挤一些。 以前坐火车的多数是出差的,今年却多了一些倒腾货物的人。 果然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来了。 由于事先拍了电报给李香兰,他们到了之后就直奔新家。 新家虽然还是一层平房,但跟乡里乡亲一比,还是挺阔气的。 李香兰跟周爱国知道他们今天回来,一早上已经来这边守着了,还带着周军的两个儿子,子健跟子强。 多年没见,大家一见面就抱成一团,周静跟李香兰都红了眼睛。 “哎呀……几年不见,咱康康跟宁宁都这么大了,该认不出外婆了。”李香兰看着两个外孙,开心又激动。 康康跟宁宁直接抱住了她,乖巧地喊了一声“外婆”,然后又转头喊周爱国“外公”。 “哎,康康跟宁宁真乖!”周爱国也一脸动容,连忙拉着子健跟子强过来,说:“康康跟宁宁也是你们的手足,知道了吗?” 不一会儿,四个小孩就玩到一块了。 李香兰跟周爱国又是拿吃的又是倒水,忙个不停。 周静看着他们的背影,发现他们相比几年前老了一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