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6页 (第1/2页)
天又与他个好闺女,要弄出座书院来,连后路儿都有了,他还有甚可怕的? 他这哪是冲着段祐?分明是剑指陈氏。皇后且要哭诉:我不知道段家贱人怎么样的,我只知道阿奇叫弹劾了!忘了当初要借段氏名声时如何亲切了。 赵王极好,极好!至于命格,真一能说他不好,自然有人会说他好。不悟那贼秃,为何偏于此时上京来?说他没个计较,不管旁人信不信,洪谦是不信的。这些年僧人叫真一那道人压得也狠了些儿,与他们个机会,这些个四大皆空们,纵将旁的空了,也不会乐见佛门空了。 洪谦真是下得一手好棋。 定了定神儿,抽出一叠纸来,开始筹划着书院之事,与共指望苏呆子,还不如他自家来,便是他闺女,在这些俗务上,恐也比苏呆子qiáng些儿哩。 洪谦他闺女却在看信,因要往大相国寺去,顶好有个男丁护持。金哥姓了程,因读书,取个大名儿叫程炎,虽有大名儿,实当不得大人使。终是须九哥护送,郦家那里送了信来,玉姐正读哩。 信是九哥所书,言明日来接她,少年心事不好诉说,只说缘定佛前,佛门不灭,你我不离不弃。玉姐看了,只管笑。 次日,玉姐这里匣儿装了五十金,那头九哥来接她往大相国寺里去:我先接你来,七哥护着娘与六姐、七姐也去。 京中规矩大,不好见面,唯趁此机会。九哥道:我总与你站一处。他是郦家人,先有皇后、齐王害死太子之传闻,次后赵王命格却不须猜疑定有皇太后手笔,真个恨极这家妇人坑害他家人。 玉姐轻笑道:我从来不觉你不在我身侧。 九哥脸愈板、耳愈红,秀英看不下去了,道:该动身了。 到得大相国寺,不悟果在的,两家合了百金,凑个圆满数儿,要做布施。纵在京城,这也是笔大数目。不悟与师兄不空同来,女眷不须避僧人,玉姐便也在秀英下手坐了,与这两位说闲话儿。不空道:原来两家是佛前结的缘,真真是天注定的了!待他们愈亲切。 申氏因九哥玉姐结缘,连带六姐有了好归宿,且以洪家算无遗策,书院一出,太后也难动弹,更信佛祖有灵,与她家带来好运。yù再与七姐求个好姻缘来,便请携七姐求签,不空应了。 玉姐别有心思,却与这不悟说话,真个是父女同心,虽不曾商议得,玉姐亦觉以佛门对道人,再合适不过。宫中崇道,民间更信佛哩。 与不悟久不见,倒也有些儿话说,不悟便说:初到时还见过两回,如今那位苏先生可有事忙?恐他过刚易折。 玉姐道:因师母病了,故不曾前来。不悟颇关切:夫人可好?少年夫妻老来伴,qíng份非比寻常。 玉姐奇道:大和尚亦知俗qíng?且放心,有清静道人在,师母吃几副药便好了大半。那道人真个有本事哩,苏先生也通歧huáng之术,竟对他赞口不绝。 方丈:=囗=! 第73章 合流 却说玉姐与九哥两个欢欢喜喜去大相国寺,合舍了百金为佛像贴金。申氏携了女儿去求签,他两个却与旧相识的慈渡寺方丈不悟闲话。这不悟听了玉姐说有个清静道近来常苏先生面前晃来,又将苏夫之疾治好大半,心里忽生出警觉来。 这不悟入京,确是因接着他师兄的书信,既是思念旧时师兄弟之谊,亦是召唤他到京弘扬佛法来的。当初佛法初临东土之时,信奉者寥寥,众有一gān僧不畏困苦,终是有些不接地气。佛家讲因果讲轮回讲来世,道家虽也讲羽化成仙,却更重现世。一是摆面前的jī翅,一是画纸上的猪蹄儿,要哪个? 直至战乱频起,方有众多善信信起佛来。佛门里也出了好些个了不得的物,又是译经,又是自家讲经,更有一等大能,尽力接了东土地气,讲那些个礼义孝道,信的渐渐多了起来,又有许多虏主笃信之,直至其势凌于道家之上。佛门中如何不喜? 却不晓这道家实是土生土长,最合天朝水土,实是压也压不垮、斗也斗不倒的。这不,得着了机会,翻起身来也快,更多帝王将相平日也念几句佛,却总少不了与道士勾勾搭搭。明君如唐太宗,也要吃几粒丹药,[1]不知是为求长生还是为求个甚。想来这也是之常qíng,但凡坐到了天子,间至尊,不定不至尊之位是如何得来的,总是不大舍得丢的,多半还想再活五百年。xing使然罢了。 这辈子自落胞衣起,不定要挣扎多久、吃多少苦、享多少乐,方有后来尊荣,谁个肯放手、不想多享几年福?谁个想要下辈子再从头开始来?莫不是舒心日子过得太多,过得傻了么?眼前有个儿,托着一颗丸子,告诉不须等下辈子,这辈子就能这么长生享乐、醒握天下权醉卧美膝gān是不gān? 是以佛门常遭灭佛之灾,道家却难叫生出恶念来,除非有想不开,跑那官衙大门上写个苍天已死,huáng天当立。纵写了,遭剿的也止这一派,不似佛门可怜,三武灭佛之时,唐武宗连个景教都当成佛教给灭了一回,连都城都仅允留庙两座,僧三十。说可怜不可怜? 是以佛门极是珍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