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军器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第2/2页)
思路。我想问的是,你们是按思路解题的,还是只会皇宋算经》原题答案,不会推究其中的道理?” 两人对视了一眼,韩路拱手道“苏探花学究天人,学生们自然是不及的,但是我们不信,赵氏宗亲,尽皆比学生还强!” 苏油两手一摊“这就有些不讲道理了吧?” 刘崇怒道“朝廷取士不公,除了试官事先泄露考题与他们,我们想不出来还有别的可能!” 苏油说道“这个我们且先不论,要证明也很简单,我们先看试卷吧。” 不一会,试卷送到,赵顼先一把抢过,哗哗一翻,对宗室人群问道“二十一叔来了吗?” 宗室中一位十几岁的少年走了出来,穿着就如那些破落宗室成员一般,不过文质彬彬,表情平静,躬身一礼,淡淡地说道“官家,臣在。” 赵顼叹了一口气“二十一叔,你这又是何必。” 濮王赵允让一共生了二十二个儿子,其中英宗赵曙是第十三个,赵宗佑是第二十一个,两人差了小二十岁。 古人结婚早,因此论辈分赵宗佑是赵顼的亲叔,可论年龄,居然比赵顼还小几岁。 赵顼对这小叔叔非常尊敬,因为当初博平郡王赵允初无后,大家都说宗佑这孩子不错,仁宗就下诏让赵宗佑过继给赵允初,以继承爵位。 赵宗佑到仁宗那里哭诉“臣不幸幼失怙恃,将终身悲慕,忍为人后乎!敢以死请。” 仁宗也怜惜他,于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史册记载赵宗佑“为人克己自约,肃然若寒士,好读书,尤喜学易》。”是宗室里少有的人物。 即便是在王安石新法下,赵顼的亲叔,也不再裁减范围,现在的赵宗佑,实实在在拿着清海军节度使的俸禄,完全没有必要来趟这趟浑水。 赵宗佑躬身,朗朗说道“朝廷更张,自赵宋宗室始。臣以理推之,宗室更张,便当自官家至亲始。臣幼好术数,认为明算一科,可能有些把握,故而斗胆参选,以为国家表率,不敢尸位素餐。” 苏油只管改卷,都没有对过名字,可以说是相当不负责,现在取过赵顼试卷来一看,大惊“满分!全对!” 高兴得都忘了场合,转身就对赵宗佑说道“我军器监就需要你这样人……” 突然想到后世那个让人恶心的qq表情,当即住嘴,特么怎么把自己弄成东厂大太监了! 赶紧将两位举子的试卷找出来,一看成绩就摇头,再看拿到鸡兔同笼题,妈蛋俩背书党! 当即问道“你们是背过孙子算经》吧?这道鸡兔同笼,如何解法?” 韩路振振有辞“孙子算经》,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小苏学士这题出错了!” 题……出……错……了…… 苏油一脑门子黑线“好,就算是我出错了,那我问你们,孙子算经上的原题,如何解答?” 刘崇说道“这是圣人发现的巧合。” 苏油摇头“然而并不是,两头六足,必是一鸡一兔,三头八足,必是两鸡一兔。” 这俩题汴京小民都会算,不由得交头接耳。 苏油继续说道“以此相推,会有很多题,会有很多答案,不过每一道题对应的答案,都只有一个。你们不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只知道囫囵吞枣,落榜了,怎么能怪旁人?” 刘崇不服“那这位小皇叔,他会?” 苏油还没说话,赵宗佑淡然说道“自然是会。” 汴京城老百姓最喜欢聪明少年,要是这少年是皇家的,还是名声极好的,那就更喜欢了。 一个个露出兴奋的神色。 汴京城里典故多,看来又要添一个。 今天这瓜够大,够老子讲一辈子的,这趟没有白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