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6页 (第1/2页)
也就是说,天花板极低,但凡对自己国家发展有所追求展望的,只怕都不会安于此现状。 如此,同盟国哪怕明知其他国家是在挑唆,刻意提醒他们这点,他们依旧腆着脸过来跟华夏提出了这个要求。 实在是这事太重要了,重要到同盟国为此不惜出尔反尔,毕竟再弱小的国家,也都有一颗成为强者的心不是? 好吧,也不算出尔反尔,同盟国只不过额外提了这么一个要求,并未说华夏不答应,他们就不履行原本合作条件。 但提跟不提还是不一样的。 既然提出来了,华夏就不可能当作其不存在,势必要考虑这么做的后果。 同盟国这边其实还好,关键是华夏看到了隐藏在这背后那些国家的决心。 恐怕同盟国只是先驱,真正想要华夏帮忙解决源城问题的是那些想到这点的国家。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非常现实。 华夏当局几经商量,多番推测,发现这一问题绕不开,真要强行驱逐各国离开母星,这是最基本,也是最低要求。 否则,就等着对方鱼死网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届时势必硝烟再起,生灵涂炭。 这是华夏当局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但他们怎么满足这些国家要求,从哪里去找那么多建城许可令给各国? 这不,讨论来讨论去,国家最终还是不得不请求文城出手。 而要请动文城,那就绕不开温汀和沈钦。 温汀还好,不管这些事,需要武力,叫上他便是,华夏当局真正需要面对的是沈钦。 华夏当局不由有些头疼。 沈钦可不好对付啊,原先因为文城开了先例之故,国家对沈钦于仕途上的压制显而易见。 之前几次还好,不是出于全人类考虑,就是于国于家都有好处,虽然国家沾光的比例更大,但沈钦他们也得到了好处。 饶是如此,光温汀和沈钦两人累积的贡献,便已经非常庞大,简直就是一骑绝尘,若再算上这次,那国家怕是再压制不住沈钦的崛起,也不好意思压制。 这对华夏来说,到底是好是坏,谁也说不准。 华夏当局心里发愁,生生愁得皱纹都多了几条。 最终还是决定,赌了,放开对沈钦的限制,让他自由发展,怎么也比留着一堆异心不死的各国在面前碍眼要好。 一方怎么说也是自己人,另一方自古就不两立,怎么选择还用说吗? 事实也是如此,沈钦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此前,他可是从未跟国家提出过会让国家为难的事情,除文城外。这次却不是了,他先是拉上温汀参与会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