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页 (第2/3页)
林伯便是这次回来传信的家人,也是谢宜岳身边的大管事,听了姑娘的问忙道: 『那边是云州最大的寺庙普济寺,和京郊的普济寺同出一源,更要大一倍之多,是云州最大的寺庙,因里头供奉了七尊大佛,百姓们都称大佛寺,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蜂拥而至,香火鼎盛』 说到此,顿了顿才又道: 『还有一个因由,就是镇南王颇喜佛法,一年中总有几月在寺庙禅堂里持斋,因此更是引得众多官员商贾们前去凑热闹』 林伯说话风趣,举凡什么话到他嘴里再说出来,就仿佛故事一般,林伯又说了些云州附近的风土人qíng,倒是引得巧兰巧月都听的甚为入神,谢桥不禁摇头失笑。 过了晌午,才进了云州城,进了城便换了小轿,城里更是热闹,隔着车窗谢桥向外瞧,只觉风土人qíng均大异京城,除了平常的衣裳款式,有许多男女穿的仿佛是少数民族的服饰,听林伯说这里比邻南丰国,南丰国却是个另外的民族,谢桥猜,会不会与书上说的大理国相似。 且街上来往的也多有年轻女子,有些衣着打扮还是贵族的少女,没有帷貌遮掩,落落大方,自由来去,也无人侧目,可见这云州风气习俗开放。 一路上听林伯略略提过,这云州不与京城相同,在镇南王的治理下颇为富庶繁华,且风气甚为自由宽松,不比京城礼教森严,在云州,女子可自由出外行走,若是赶上踏时节,便更热闹了。 说的谢桥心向往之,心里不禁对这位镇南王好奇起来,能把这偏远的云州治理成这个样子,又岂是寻常人,忽的想起旧年的趣事,镇南王进京贺万寿节,府里的小丫头们都去街上凑热闹,回来说镇南王俊美夺人,世所罕见,不禁暗暗失笑,若这样说起来,镇南王岂非完人了。 转个弯,忽见那边一条宽阔长街上,有一处占地颇广的气派府邸,远远可见门口兵士林立,不知道是什么衙门,需这样严兵把守,林伯在外轻声解惑: 『那里便是云州的镇南王府』 谢桥不禁点点头,藩王有封地有兵权,虽说表面上受朝廷辖制,其实俨然已自成一国,想来父亲这个云州知府,也是个甚为尴尬的存在。 行了百米之远,拐上一条小街,便见前面一个端正的府衙大门,虽说一州府衙,门前却有些过于冷清,早有得了信的婆子迎上来,扶着谢桥的轿子,从角门进到里头,到了仪门落轿。 巧月巧兰上前来一左一右扶着谢桥出了轿子,谢桥一抬头,便见站立一边的周姨娘,面容有几分憔悴,遂微微点头: 『姨娘大安』 周姨娘忙道: 『劳动姑娘惦念了,姑娘一路辛苦,先上后面歇息吧,已经备好了热水』 谢桥摆摆手: 『我先去看看父亲,如今可好些了』 周姨娘眼圈一红: 『那里见好,瞧着竟是越发重了些』 谢桥吓了一跳,脚下紧走几步,进了父亲的院子,一进去就看见廊下煎药的刘姨娘,显见是熬的不善,瘦了一大圈,少了以前的那股子明媚娇俏的风qíng。 门口丫头打起帘子,谢桥一进去,迎面便是一股子沉腐之气扑来,谢桥快步到了父亲g前,只见不过一年的功夫,父亲竟瘦成了皮包骨,虽看上去还有些jīng神,但脸色晦暗,谢桥惊痛,再也忍不住,扑到父亲g前呜呜大哭起来。 谢宜岳有些费力的揽抱住谢桥低声道: 『爹爹不妨事的,莫哭莫哭......』 好一阵,谢桥才停住眼泪,细细打量父亲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