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少女脱贫记_第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节 (第3/3页)

苗家男孩在三月初三时追求女孩的手段之一,多半女孩都是不会吹的,因此龙向梅的水平相当一般。但老一辈的杨文忠则不同,他的木叶公认的好,音调流淌出来时,《小河淌水》的气氛立刻挥洒进了直播间。

    【哎~~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龙向梅高亢又甜腻的嗓音随即响起。

    【我去!好功底!】

    【鸡皮疙瘩起来了,小jiejie唱功没话说。跟龚琳娜的风格不一样,但是也好好听。】

    【她没龚琳娜的气息稳,但是好甜啊。她在看镜头嗳!】

    【我没记错的话,小哥哥在镜头后吧?】

    【所以又在撒狗粮吗?】

    龙向梅看不到弹幕,她自顾自的唱着,一眼一眼的看着张意驰。张意驰越听脸越红,直到她唱到了最后一句。

    【哥啊哥啊哥啊——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歌声娇嗔甜腻,缱绻缠绵,朴实的歌词,被龙向梅唱出了千回百转的滋味。张意驰的心脏砰砰的跳,胸腔内似有烟花炸开,流光溢彩,姹紫嫣红。

    人世间有太多的极致美景,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可这些在以前的张意驰心里,总像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厚重玻璃。他知道一切美好的形状,却始终没有真切的感受。永远像个局外人,站在玻璃窗边,默然的看着五光十色,静静的舔舐着自己的孤独。

    可就在刚才,在龙向梅的眼神与歌声中,整个世界骤然鲜活起来。他清晰的闻见了隔壁炼猪油的香味;看见了远山如黛的美景;体会到了举着炮仗疯跑的熊孩子们的童趣。

    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碎成了齑粉,而后随风而去。

    张意驰抬眸,望向龙向梅。

    七把锁来锁金良,金锁锁在妹心上,锁了一把又一把,声声报妹莫丢郎。

    梅梅,无论如何,不要丢下我,好不好?

    第47章 万花茶      俗话说,趁热打铁。苏妙……

    俗话说, 趁热打铁。苏妙云紧急联系县里,孱弱的宣传力量开始运作,本地各种app打起了广告。此外微博、微信等渠道也写上了宣传语, 并附上了直播链接。

    龙向梅的歌声停下,张意驰顿了几秒,对直播间的网友道:“我们现在要回家做一种名为‘万花茶’的苗族传统食品。它是用柚子皮或者冬瓜制作的雕花蜜饯。通常用于待客泡茶, 也是苗家姑娘出嫁时,要带去夫家给公婆长辈敬茶的原材料。”

    张意驰一边举起手机, 拍摄着村中风景;一边不疾不徐的跟网友们讲述着关于万花茶的种种。

    “它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是苗族人家亲友互赠的佳品。”

    “当然, 古代汉族也有类似的东西。传统名著《金瓶梅》里就有大量的相关描写。比如‘蜜饯金橙子泡茶’、‘咸樱桃茶’、‘核桃桂圆茶’等等。实际上苗族与汉族的文化一直在交融,目前你们看到的很多苗族传统, 实际上曾经的汉族也有过。只是比起深山老林里的苗族,汉族文化迭代更快, 因此有些传统看起来成了苗族独有。”

    “比如说苗族的油茶,其做法与唐朝的茶非常类似。虽然因地理环境的不同, 稍有区别。但大体是差不多的。对苗族油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前面的视频,有一期专门讲过苗族油茶。”

    说着张意驰笑道:“可惜油茶的茶汤目前没办法批量生产, 大家可能得到本地来才能吃到了。春暖花开时节,欢迎大家来大圆村做客, 梅梅给你们亲自打油茶。”

    话音未落,杨文忠的声音插了进来:“如果有人要买,我立刻联系县里!油茶的茶汤, 跟罐头工艺差不多,我们县的罐头厂是垮了,其它地方不是还有吗?只要大家肯买, 我一定搞出来!”

    弹幕瞬间笑成一片。

    【哈哈哈哈书记为了带货真的好拼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