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节 (第2/3页)
款作为基本型号,马上开始了复制。 直接暂停了火炮生产时间,花了二十来天,陈安一次性生产了一千支改型的李氏步枪和一百万发7.7毫米尖头子弹。 装备李氏步枪,玩得就是足够的子弹,陈安看着军火库内满地的子弹和桥夹,无奈地摇摇头,看似子弹堆积如山,可实际上没几下就会被打光了。估计这枪就是送给北洋军,也不会使用的。 当初陈安曾经试着问了问,是不是搞一批7.9毫米口径的马克沁重机枪,结果被曹锟以太耗弹为由拒绝了。 虽然没有买到德械7.9毫米口径重机枪,但是徐总办告诉陈安,可以在沙俄的7.62毫米马克沁重机枪上直接改的,这个他们很早就试验过,可惜上面说不需要。 没过多久,北字营陈安直辖二个营官兵非常好奇地换上了崭新的李氏步枪,全新的尖头弹,十发大容量,更快地上膛速度,当天靶场上射击声响成一片。 陈安发电报给上海的克劳泽,要他正式通知尼森伯姆,需要采购英式7.7毫米的马克沁重机枪,以及更大口径的左轮手枪。纳甘左轮手枪的威力还是太小了,干脆一并换装。 赵四回程的时候,却带来了一群克劳泽聘请来的德国人。 莱恩被临时叫来当翻译,科瓦尔也陪在一旁充当补充翻译。莱恩的中国话还是经常会夹着一些专业术语德文,让陈安很是听不明白,科瓦尔的德语是自己讲讲还可以,给人翻译就差远了,只好两位兄弟一起上了。 “德国人开的泰来洋行?”陈安很是不解。 “克劳泽说你想在某条江河上筑一条铁桥,于是聘请我们专业人士现场勘查。当然,我们更是完全可以胜任建筑铁桥的工程。”洋行经理如是说。 陈安明白了,当初他经常念叨的要改浮桥为铁桥的事情,克劳泽记住了。 有这么体恤老板的下属真是好呀,陈安马上给克劳泽加上一分了。 今年却是没有什么大事了,除了老爷子拿着银子到处买地,就是下半年可能要再招收第三批兵员而已,钢厂又被财务会议众人声讨不断,只好继续试车始终不能正式开工,银子马上就多出来了。 仔细盘算了一下,今年至少还有近二百万两的收入,填上去年银行卷的亏空也不过十几万两而已,除去保证庄子和公司运转需要近四十万两,老爷子买地六七十万两巨款,再加上粮食储备还要十五万两,剩下的也就是年底上交七万两和北字营养兵四五万两。 有点迷糊了,竟然会有五六十万两银子多出来?难道算错了,陈安摸摸脑袋。 忽然高兴起来,如果有钱了,总不会反对我建设铁桥了吧,陈安自个儿嘀咕了几句。 果然,马上召集一次财务会议,大家被陈安的算法吓了一跳。 林月儿眨了眨眼,有些无奈地说,“这个,好像,要到年底才有这么多吧?” 陈老爷子沉吟了一下,既然有钱了,帮着乡亲们修桥造路是大善事,值得提倡一二,也就没有再反对了。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就是如此,地主为家乡做些好事,比如捐资助学,修桥造路,积点口碑,都还是很正常的。 陈安也不想给大家树立一个乱花钱的形象,马上接茬道,“也不是全部花完的,估计只要一半就足够了,剩下的二三十万两准备兑换成黄金进行储备。” “就这样吧”,陈老爷子一锤定音,他还是赞同做做善事的。 半个月的勘探后,泰来洋行的德国专家建议,将铁桥建在原来浮桥的位置,这说明当初几位国内水利专家的专业眼光还是非常称道的。 “陈大人,设计图纸是很快就会完成,请你抓紧采购到合适的钢材,或者委托我们泰来洋行采购也行。”德国专家很敬业,毫不隐晦地提出国内钢材不合适的问题。 “汉阳的也不行吗?”陈安想到最近的一个产地就是湖北了。 德国人摇摇头,“汉阳铁厂的钢太脆。” “要不,我们请徐总办来一下?”柳石提醒陈安。 陈安一拍脑袋,“真是榆木疙瘩,问下徐总办不就是了。”赶紧派人去请徐总办。 半路上听完事情经过的徐总办,来到会议室,眼神怪怪地看着陈安。 陈安有些莫名其妙,赶紧问徐总办,“徐总办,有什么建议赶紧提出来。” 咳嗽了一声,徐总办很是不解的问,“陈大人,我们自己不是有钢厂吗?” 哐当一声,陈安手一抖,茶杯直接掉到了地上。真是糊涂透顶了,竟然忘了自己有个还没有开工的钢厂,陈安很不好意思。 跟着谈判的几个人,马上都转头去看天了,脸红得像猴屁股似的,半年不见开工,大家竟然都忘了自己还有钢厂。 徐总办转回去对德国人说,“汉阳铁厂去年已经完成了技术改造,改用了碱法炼钢,彻底解决了钢脆的问题,制造枪炮都不在话下。至于我们自己的厂子,就是汉阳铁厂一样的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