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孙氏强敌_第二十八章 朝堂风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朝堂风波 (第3/3页)

吕将军,这信件可不是下官的,不知是谁捏造,而且此事十分蹊跷,下官的府中被盗,本想私下处理,结果未寻着人,昨日已报过京畿令,还请太师明鉴”

    “哼,王允老匹夫,就算你府中遭贼,字迹可做不了假,拿出奏折一对便可知晓”董卓发飙,相当于给了李肃一剂定心丸,义正言辞的诉说着王允诸人的罪过。

    “老夫字迹稀松平常,有人想刻意模仿易如反掌,反倒是想请问李大人,你是如何得到这些信件的?”

    “哼,近日有人检举你司徒大人谋逆,这些证据便是他给我的”

    “可有人证?”

    王允这算是问到关键点了,李肃因为昨夜挨了闷棍,恼羞成怒就在宫门外等到早朝,并没有带着人证,不过他很快就找到借口。

    “为避免有人杀人灭口,该人证某自会带给太师查证”

    就在王允和李肃争辩之际,吕布也从自己怀里拿出被杨家兄弟‘发现’的信件“义父,这事没那么简单,在王司徒被检举之前,孩儿也发现了这个”

    拿出怀里的东西,呈交于董卓,吕布继而说道“前几日孩儿本就为此事曾找过义父,但义父深居宫内未曾得见,义父请过目”

    董卓记得前几日是有人来报吕布求见,被自己回绝“给咱家看看”

    董卓在看,吕布则在一边解释“孩儿认为,这恐怕是李肃的诡计”

    “诡计?某一心为太师办事,能有什么诡计?”

    “此事颇有蹊跷,下官四世三公,怎么会做背叛大汉,背叛天子的事,请太师明断”

    杨彪的话让李肃再次紧张起来,仿佛身处泥潭,四周空无一物,自己不断下沉。

    王允的反应很意外,明明证据确凿,却不急不躁,根本不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是了,一定是王允,这一切一定是王允想陷害自己“我明白了,王允,这一切是你,是你在背后搞鬼,想要谋害我!”

    “天方夜谭!老夫身为司徒,谋害你?谋害一个骑都尉?太师,一切已沉冤昭雪,显然是李肃这个卑鄙小人在图谋着什么”

    话音刚落,朝堂便嘈杂起来,听得董卓很烦,眉毛胡子都拧在了一块。

    而刘协也来了精神,不说话,安静的看着他们狗咬狗。

    “都给咱家安静!…李肃,你说你有人证,一个时辰内,咱家要见着他”

    双方证词一对质,便出现了诸多漏洞以及不合理的地方,董卓并不傻,很难相信王允,杨彪,吕布会同时背叛他。

    但说李肃要陷害这三人?也不可信,他有多大能耐?被人当枪使到有可能。

    正当整件事越发扑朔迷离时,事情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刘大海死了,杨智失踪,整件事不仅疑云重重,还神秘起来。

    死无对证,王允三人和李肃的话得不到证实。

    杀人灭口是肯定的,不过却众说纷纭,无论是王允还是李肃,都有杀人的动机。

    “廷尉何在?”

    “下官在”

    “将王允,杨彪,吕布,李肃一并收监,未查清事情真相之前,任何人都不得与之接触,违令者以同谋罪论处”

    这是董卓目前能想出的最好办法,既然都说自己是冤枉的,那就在牢里等着事情水落石出,也不虐待你,只是保证他董卓的安全罢了。

    “侍卫队暂由董璜接手,羽林骑则交给董旻,吕布,李肃你二人可有异议?”

    侍卫队本就是董卓的直系部署,现在要收回去,吕布无话可说。

    但羽林骑则是骑督尉的权力象征,虽然不多只有一千两百人,而且现在还沦落到守城门,可作为东都时代的禁军,个个都是经历过严格挑选的,让李肃交出来,实在rou疼。

    今天这一天下来,总感觉做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还有力没处使,各种将拳头打在棉花上,浑身难受至极。

    李肃选择了沉默,打心底里希望董卓能看出这是他无声的反抗,而非默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