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招贤馆 (第2/2页)
是甘宁派的老船手,在乐安时期就经常往来于渤海和黄海之间。 “那是您还没习惯海船,要不就多住段时日,等拿下徐州,我们坐车回去” “拿下徐州?什么时候” “就今年之内” 点了一下孙策的脑门,吴国太慈祥的一笑“那可不行,你这孩子没个准信儿,再说你父亲一个人在江东,没人照料,我可放心不下” “那您可就又得受海上的颠簸之苦” “算不得什么,行了,不和你多说了,老身去看看我那宝贝孙儿” 孙渊已经有一岁半,会走路,会牙牙学语,偶尔冒出一两个字,便会引得全家人欢喜。 孙母过来,其实更多原因还是为了这个孩子,至少孙姬来了这么久,孙策就只见过她一面。 “恭送母亲” 和家人联络完亲情,已经是傍晚时分,早上晨会开了很久,中午又来到母亲这里,才想起一天没吃过东西。 见点儿已经差不多,便径直来到饭厅,饭桌上新添了一副碗筷,器皿很别致,拿在手里不轻不重,外形也美观,是条游凰。 筷子尚称为箸,本是青铜制,不过具备现代生活常识的孙策,令人改用竹子。 长久以来,孙策还是第一次坐在饭桌上等人,典韦几次想令仆从去请,结果都被孙策制止了“典大哥,这等人是要区分的,距膳食时间还有一会,是我们打破了规矩,无妨” 但眼尖心活的小厮,还是赶紧告诉了厨房和两位夫人,让一家之主在饭桌上等,可真成不了体统。 迈着小碎步,貂蝉和糜环慌慌张张的来到饭厅,见她们一脸焦急,显然是被通知来的。 看破不说破,向两女招了招手,示意她们过来坐,然后向糜环问道“家规都清楚了?” “清楚了,貂蝉jiejie已经全数告知,妾身也令小婢抄录了一份” “那就好,家和才能万事兴,典大哥,你也别站着了,一起吃” “哎,好的”和孙策一起吃个家常饭,典韦也习惯了,之前还觉得有违尊卑,不好意思,不过渐渐的也潜移默化。 一顿饭吃得很融洽,很温馨,孙策为两女夹了菜食后,才拿起碗自己开动。 糜环知道,无论是请将领同桌吃饭,还是为人夹菜,都是这个男人在饭桌上不成文的习惯,此刻感受起来确实很暖。 方才在屋内,貂蝉不仅讲了家规,还把这些生活上的小细节都讲与她听,从饮食习惯到说话习惯,再到生活、理事习惯,一个下午,她也只是听了个大概。 …在青州待了大半个月后,吴国太还是执意要先回丹阳,没办法,按照现在的观点来说,别人也是小两口,向母亲征得同意后,留下了孙权和孙翊在康城书院学习,便踏上海船,一路焦虑的南下。 目前孙策治下一共有三个海港,一个是乐安蓼城,规模很小。 另有东莱芝罘,意图建成大型港口。 再有便是不其,务必要建成南下的基港,不仅牢固,还要吞吐量大,孙母便是从此离港。 在获得琅琊之后,孙策其实也对朐县有过想法,海港自然是越多越好,不过转念一想,明年徐州有大战,恐殃及琅琊,还是再议。 琅琊,泰山为孙策了20个兑换点,还有法衍的8个,目前有51个兑换点,能做什么?什么都不能做,对于严峻的兑换点形势,孙策决定问问那三个臭皮匠,人才该怎么来? “主公或可成立招贤馆?” 招贤馆? 孙策只想给程昱一个熊抱,这么有名的东西他居然忘了,光凭征辟,犹如大海捞针,找不到人全白搭,招贤馆的出现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行!这个事仲德你立即着手执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