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 青州一览 (第1/2页)
“郭嘉!?此人可拿了号牌?” “未曾,就聊了一会”根据程昱的反应,臧洪猜想或是自个儿错过一人才。 “走了多久?” “不到半个时辰,应该还在城内,聊的时候他对康成书院有极大兴趣,很有可能去了那里” 康成书院已经初具雏形,由于暂时还没有学子会进入学习,所以孙策让人不急不忙的修着,根据他的想法,后世这座学府得和北大清华一个高度。 郭嘉并没有如臧洪所想那般出现在那里,临淄作为青州的政治文化中心,修建有三座学府,分别是义务教育府和普通教育府,以及专业教育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朗朗读书声,郭嘉老远就听到,这就是孙策在临淄建立的义务教育府,听声音全是半大孩子。 正想跨步进去,一老大爷却拦住了他“这位公子,请问你是来?” “哦,在下来看看” “那公子不好意思了,现在是上课时间,学府只在下午放学后才对外开放” “这样啊,请问老先生,这里的孩子真是免费识字吗?” 被这么一问,老者当即打开话匣子,最近像他这样来问事儿的,越来越少,今天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定要好好给自家州牧大人宣传“自然是免费,公子你不知道,学府成立之初,根本没人来,后来你猜怎么着?” “如何?” “嘿,后来啊,州牧大人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百姓们就试着送孩子过来看看,结果一瞧是真的,还免费,就全部送来了,老朽这门槛都换过三次了,不瞒你说,我孙女就在里面读书,而且…” 小老头脸上那溢不住的自豪感爆棚,恨不得歌颂一番孙策,就是没什么文化,说不出个所以然。 然而郭嘉是深有体会的,他出自寒门,想读书习字,没有那么容易,好在他结识了一些世族朋友,方有今日。 听他说得起劲,郭嘉脸上也不由露出会心微笑,明君当做之事,就是善待百姓。 从学府出来,重新归于人潮中,郭嘉心思万千,青州的前后差距,用一日千里来形容毫不为过,要不要留下试试? “奉孝!” 驻足回首,程昱?没想到还是让熟人发现了,奈何?好吧,去见见孙策也好。 “可算找到你了,怎么来临淄也不找我?前段时间去信也不回我”不由分说,先抓住其胳膊,然后 一阵质问。 “程公” “为何不拿号牌?” “拿不拿结果不还是一样,劳程公费心了” “别走了,讨逆将军乃难得明主,他就是你要找的人” “程公被曹cao以兖州换之,如今看来却甚是满意”这是程昱心中的疙瘩,只不过当初这一换,却换来了得心应手,前程似锦。 “某还要感谢他曹孟德,真不打算留下?” 说到这,郭嘉起了玩心“某只是路过而已” “主公三令五申着人寻你踪迹,可知贾李之礼” 贾诩和李儒的遭遇,已经渐渐成为了孙策军里的笑谈,后来传出去为人们传诵时,便有了贾李之礼这一说法。 “哈哈,程公,还请您高抬贵手”这可不是一个文人真该受到的礼遇,虽然是个褒义词。 “哼,小子,你要不想这样,就跟老夫走” 去哪?自然是去见孙策。 跟在程昱身后,这一幕让他想起了以前在颍川书院,听课被抓住后,总是程昱在前,替他给院长解释,学业的领路人,似乎又会变成仕途的领路人。 孙策和法正面前铺着一张硕大的蔡侯纸,他视若珍宝,就因为太贵了,上面画着整个临淄的样图,从房舍到街道,从东市到校场,凡是大型建筑群一应俱全。 从长安回来,法正看上去成熟不少,胡须也开始蓄了,双眸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