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孙氏强敌_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协求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协求援 (第2/2页)

  “出,必须出,兖州新定人心不稳,主公又居中原腹地,北有袁绍,东有孙氏父子,刘表在南,若能请来天子,各方人马必定不会轻易相攻,届时主公可控天子以令诸侯”

    荀彧的分析令曹cao欢喜得一拍巴掌“如此,当令妙才即刻出兵,务必赶在吕布之前接到天子”

    “夏侯将军先行并无不可,主公若真想接来天子,还需亲往,否则但凭夏侯将军,恐很难请来天子”

    曹cao想了想,还真是这样,让夏侯渊长途奔袭干仗,或许没什么问题。

    但要让他和杨彪这种政客打交道,只怕十个夏侯渊都不是对手“对对,某当亲往,吩咐许褚整备人马,今日早些用餐”

    “主公明智”

    荀彧是继戏志才之后,曹cao得到的第二个谋主,说实在的,相较而言荀彧能力要全面得多,或许军略上会差上一些,但这根本无伤大雅。

    而荀彧和曹cao见面之后,也似伯牙遇知音,两人一拍即合,默契度浑然天成。

    献帝要东归,对外发出求援信这事,最先知道的其实是袁绍。

    这还是他从当初任西园校尉时的一个副将口中得知,反正现在公孙瓒已经龟缩起来,一时半会儿也灭不了这讨人嫌的家伙,于是袁绍就把这事搬到台面上来说。

    “天子失所,汉室顷颓,而主公势大,民多地广,当迎天子入邺,挟天子以令不臣”

    谋士沮授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现在袁绍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所谓的正统,如果手中有天子,无论攻伐什么地方,都可以名正言顺,这是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

    但谋士郭图却认为,这事不应该这么想当然,有利必有弊,做事当考虑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主公,属下以为沮公之言并无不妥,可有一点却忽略了。天子迎来后,到底是主公大还是天子大?答案大家心知肚明,如此则不管主公做何决议,势必都会告知天子,如若天子不允,又当何去何从?恐有适得其反之嫌”

    郭图之言引起了袁绍的重视,这么说来,似乎反而行动会受到牵制,这让习惯了无拘无束,天地最大,老子第二的袁绍想了很多。

    “郭大人之虑下官以为不然,只要保证军权在主公手上,天子即使有所碍,也可一意孤行”

    “那天子向主公要兵权呢?”

    说话的是大将淳于琼,在袁谭被岳飞活捉之后,他就一直跟在袁绍身旁,唯唯诺诺,勤勤恳恳,刚才看到袁绍皱眉,熟知少时好友的他,立刻揣摩到上意。

    “推脱即可”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迎天子来,反正都是我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就别自寻烦恼了”

    这次说话的是审配,他已经将迎天子的利弊看得很清楚,以袁绍的性格和风格,迎来天子只会坏事,要么忍不住杀了刘协,要么就是直接软禁起来,无论那种,传出去都不是好事。

    当审配加入讨论后,沮授便是以一敌三,感觉有些应付不过来,连忙望向好友田丰。

    后者无奈的摇了摇头“主公,请迎天子一事,还需从长计议,今日恐难有定议”

    田丰的话,是袁绍最喜欢的,既然讨论不出来,就改日再聊,反正他心里是倾向于不接献帝的。会议散去后,沮授自己闷着先一步离开议事厅,田丰在后紧赶慢赶,才撵上他,拉住其衣袖“公与且慢”

    回过头,沮授一脸愁然“元皓,缘何不为我说道?反而有默许郭图之意?”

    田丰叹了一声“公与稍安勿躁,这迎天子一事,可大可小,且听我细细道来”

    “郭图所言无错,反而还很有道理,河北三州中,冀州已经全权在握,幽州也唾手可得,幽冀在手之后,并州顺势可得。之后必是与孙策的较量,试问若与孙策为敌,以他诛董还权送粮诸事,献帝怎么可能会任由主公与其为敌?”

    “若迎来天子,也确实如审正南所言,是我们自寻麻烦,主公视权如金,必不会放权,若天子要权,你认为主公会怎么做?”

    田丰几句话,已经说动了沮授,尤其是在讲到袁绍不放权,和天子起正面冲突以后,会发生什么。

    沮授了解袁绍吗?

    虽然接触时日不算太长,但袁绍这种人实在太简单,稍微有点见识和阅历的人,看几眼就能大致看出这个人的秉性。

    “如此,当速速平定幽并,举三州之力,方可对抗孙策”

    在沮授看来,如果袁绍不去,天子必然是孙策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