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浮出水面 (第2/2页)
是倭人,倭人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棋子罢了,真正的始作俑者,就是高句丽! “将军,那这些倭人怎么处置?” “刚才老子怎么说的?只留一个活口!” 对于甘宁来说,倭人根本不重要,但做错事必须要受罚,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可不是说说而已。 伴随着身后的惨叫声,甘宁如是想到‘如果是高句丽,这事就难办了,必须通知主公,由他定夺,真要打,蛟龙军倒不是怕,只是人少了点’ 高句丽是由原朱扶余国王族,朱蒙于公园前37年,在玄菟郡高句丽县创立。 创立之初,朱蒙吸纳了一些丁零人和原住民,随之在与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逐渐成为了玄菟郡最大的势力。 其后,当扶余稳定下来之后,为了人口和土地,扶余王便屡次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奈何朱蒙已经势成,一时半会儿根本拿他没办法,只好退兵。 公元56年,高句丽吞并东沃沮后,自信心和野心猛增,接连对乐浪郡,玄菟郡和辽东发动攻势,但由于公孙家族的强势,其也没能讨到好处,在之后便沉寂下来,直到现在。 当孙策收到甘宁的来信时,他已经进入会稽地界,和严白虎在山里周旋了不少时日。 时值初冬,山里蛇鼠虫蚁都差不多已经绝迹,对山越用兵而言,这个季节就是最好的。 严白虎是众多势力里,闹得最欢腾的,孙策有意杀鸡儆猴,所以除了自己的四千解烦军以外,还有孙贲手中久经战争的八千卒。 “高句丽…” 拿着信件,孙策不由自主的,有节奏的,用食指击打着桌面。 北疆外族很多,但在这个时期,对大汉影响最大的,不是鲜卑,不是匈奴,正是高句丽。 说来也是孙策不了解汉末的周边局势,更多了解到的是匈奴和鲜卑,可说起高句丽,他还是很清楚,从西汉末到唐高宗时期,一直都是华夏文明北方的首要异族问题。 既然,高句丽已经进入孙策的视野,那有些事就没必要等到以后再说“令吕布领虓虎军,甘宁领蛟龙军攻占耽罗,以此为基础,先假道灭三韩,再下高句丽” “令孙邵再出使辽东,请不到他出兵相助,也不要让他坏我大事” “令青州,徐州全力支持此次战争” 吕布的虓虎新军,训练还不到一个月,好在他自己还有一批老部下,不过只有四千来人。 接连三道命令下去,吕布就在众人羡慕的眼光里,徜徉而去。 羡慕,是因为他们是第一批没有完成三个月学习,就出师的。 而孙策之所以让吕布等人就这么跑出去,不是因为他们战斗素养高,更不是一些小肚鸡肠的人所想的所谓‘岳父大人’。 用孙策的话就是“杀人和打仗是有区别的,杀人用学吗?” 公元195,汉兴平二年,孙策为复仇,借道三韩,兴兵高句丽。 同期,孙策领解烦军两部人马,为父出阵,攻伐山越,随之有余杭人凌cao携家丁八百来助,钱唐人全柔慕名而至。 严白虎不仅让当局者头疼,也同样令周边百姓叫苦连天,除了一些大型聚落和城镇,很多村子都是人去舍空。 所以,当人们听闻孙策来此,都纷纷相应,恨不得能把这窝山匪一锅端。 “孙策果然厉害,怎么办?还是退进山里吧?” 说话的是严白虎的弟弟,严舆,他们本是乌程人,又是大族,嚣张跋扈惯了,因不满东汉末朝廷的横征暴敛,领着相亲和游侠入山。 可惜他们并不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很快就成为了百姓们新的憎恨对象。 “嗯,先暂避其锋,还有你去联络联络其它山头,孙策非我等一人可敌,当效仿古之合众,以抗孙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