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孙氏强敌_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阴贺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阴贺家 (第2/2页)

的用意,摆明了就是sao扰,不让他们安心休养。

    “若奉孝,孝直,子扬有一人在此,何至于斯!”

    孙策有感而发,说了句心底大实话,说得杨延昭,孙贲诸人脸上火辣辣。

    “今晚杀马就餐,而后突围,严白虎已经知道我们没什么粮食了,现在只围而不攻,是打算饿我们一天”

    值得称道的是,经过这一次,孙策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严白虎细节上的变动,就大致猜到了对方的企图。

    ‘嘀,随机任务三启动,作为最高直接统帅,领兵作战三次,且获得胜利,奖励20个兑换点’

    很久没有出现无时间限制的随机任务,对孙策而言,这种任务的好处就是不着急,而且不怕失败,拥有四个任务栏的他,就目前而言,还是能承受,同一时间存在两个这类任务。

    胜利,怎么样才算胜利?突围也算胜利吗?

    孙策自嘲的笑了笑,随即关闭系统,望着蔚蓝的天空发神。

    模糊中,孙策似乎听到了兵器相交声,下意识的以为是严白虎又来招人厌,可这喊杀声是不是有点太远?

    “典韦,看看是不是子愉来了,通知大家准备接应”

    子愉,即方悦,之前押运俘虏回去,在这个节骨点儿能在深山野地里找着他们的,恐怕也只有方悦,但他人少啊,就几百人,能做什么。

    …“山阴贺家办事,闲者绕道”

    还别说,真有不少人停下手来,惊异的望着贺家队伍。

    在江东,他就是金字招牌,好比吕布之鲜卑匈奴,马超之羌胡。

    “贺家?!贺家怎么会在这里,是来救孙策的?”

    严白虎满脸的不可置信,贺家可是老土著,说难听点,要是他们愿意入山,就没有他严白虎,费栈之流什么事,充其量是个打下手的。

    “天目山严白虎何在?”

    “某在此,何意?”

    “平东将军素来仁义,对百姓多有恩德,汝不思弃械投降,何故如此?”

    “我们百越什么时候轮到汉人来做主了?”

    “武王归汉,天下皆知,百越人本就是汉人”

    武王是指赵佗,乃真定人,赵云老乡,汉武帝亲授的南越王。

    “武王归汉不假,吕后断交亦真,何况我们说我们是汉人,谁信服?我们做牛做马的时候,谁会说一句‘同是汉人’?我们自称百越,可汉人称我们山越,难道贺家不知道其中深意?”

    事实胜于雄辩,贺齐在道义上是不可能说服百越的,尤其是他们之所以隐匿深山,就是被汉人逼迫。

    见局势没有因为自己缓和,反而更加的群潮涌动,不紧不慢的从怀里拿出一类似圆盘的东西,厉声道“江东三十六座山头,且听某一句,今日若诸位卖贺家一个面子,自行离去,武王令便不会再显露于世”

    武王令是当时赵佗为限制百越各部族,而制作的一个东西,专门留给子孙后代,用来管束越人,后来赵室消亡,就传给了任家,任家最后给了庆家,庆家到了庆纯这一代时,为避名讳,汉安帝亲自赐姓贺,从而才有了贺氏一脉。

    严白虎知道武王令,曾一度四处打听其下落,在得知其被贺家掌握后,才悻悻然的收手,不过仍旧对此念念不忘。

    但是,严白虎又不愿放过这到手的熟鸭子“孙策,欲奴役我百越子民,你贺齐作为百越后人,不思为族人争取利益,为何一再帮助外人?”

    “我是汉人!武王也是汉人!尔等都是大汉子民,何分你我,平东将军天下名士,青徐两地在其治理下何等安详,豫州连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时至今日,不也因平东将军而风调雨顺!”

    贺齐之言触动了一些人的心弦,包括严舆都觉着或许归顺是个不错的办法。

    其实江东比之岭南受到了更多的汉化,只不过有一种情怀叫故土,很多时候,地域性的标识很难被同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广东人爱吃(啥都吃),河南人易黑(什么锅都背),东北人大男子(只是个别),四川人特别能吃辣(我就不行)

    然后,不爱吃的广东人爱吃了,河南人也开始了自黑…

    “行,但是你得把武王令交出来”

    贺齐无语的笑了笑,武王令对他,不,应该说是对这个乱世而言,还能有什么作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