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孙氏强敌_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孙瓒灭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孙瓒灭亡 (第2/2页)

十足不好意思。

    “下来,你们可以再编一些儿歌,交给孩子们传唱,有时儿歌比说书会更容易推广。最后,你们通知和珅,让他带一些纸南下,我会教他印制传单”

    学馆开设之后,能识字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让他们学有所用,才会激发更多的人去学习,让识字成为一种常态后,孙策勤政爱民的形象也就出来了。

    时间很快进入到十一月,一直在给吴夫人做工作的孙策,宣告失败。

    看样子今年的年节,是要在秣陵开办了。

    吴夫人不愿意北上临淄,江东对她而言有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里的一草一木,她都很熟悉,每一处熟知的地方,都有着她和孙坚值得回忆的故事。

    受到季风影响,今年秣陵的大雪来得非常早,孙策呵着手,围着炉子查看陈到御林军建设的情况。

    下一刻,郭嘉三人便拿着信件进来。

    这是三天前的消息,公孙瓒死了,幽州彻底纳入袁绍的版图。

    按照历史走向,公孙瓒应该是死于公元199年,看来孙策的穿越,终于引发了较大的变动。

    此外,公孙瓒灭亡的时候,孙策也着实头疼了一阵,不为其它,根据系统的漩涡规则,唐皇李世民、前秦丞相王猛、荆公王安石也相继出世。

    当时孙策就立即用系统查了一下,得知李世民出现在扶风武功,而王猛出世在北海寿光,王安石则降生在豫章临汝。

    李世民他肯定是没法争取了,但王猛就在辖地之内,王安石也近在咫尺,孙策必须要尝试一下,他算是明白了,从漩涡里出来的,都是牛人。

    这是第一个消息,第二个消息是袁绍令审配偃旗息鼓。

    法正将这个讯息做了分析,他认为这是因为幽州对袁绍而言,需要时间消化,此际没必要再剑拔弩张。

    第三个消息还是和袁绍有关,他愿意用万两黄金三千战马,来换回袁谭。

    此举,袁绍是想缓和一下与孙策之间的关系,相信这绝对不是其本意,作为一个傲娇男,是绝不会服软的,这应当是出自沮授或者田丰之手。

    最后一个消息,张扬和张燕愿意与孙策在袁绍的问题上,达成攻守同盟。

    至于郭汜,孙策最终还是决定放弃,首先他名声确实不好,其次他自个儿都自身难保,还是别趟这浑水的好。

    “他要换就让他换,这事还是交给孙邵去谈,他们是老朋友了,记住得把这几年的吃穿用度全算上,想想都不划算,老子在帮他养儿子”

    换回袁谭,除了缓和气氛的目的之外,袁绍也是为了将来南下打算。

    这一点孙策知道,但他仍旧同意,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甘宁,当耽罗岛成为下辖版图后,袁绍的冀州也就成了自家‘茅厕’,想来就来,想走即走。

    “还有就是通知岳飞,必要的时候,让他配合一下甘宁,北方局势,能拿下耽罗,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孙策在考虑一件事,年节之后,有必要再新设一个兵团,北方就只有岳飞在的话,恐怕不是太稳当,尤其今后几年的重点,仍旧是南方,万一袁绍和曹cao同时发难,岳飞就有点孤掌难鸣的意思。

    “最后,我打算新年之后,再设一军,新军的中郎将和名号将军,就从这次的入学考核中挑选,替我把这个消息放出去”

    此言道罢,三人当即坐不住了。

    “主公还请三思,中郎将之职,位高权重,当精挑细选,或者严加考核,如何能这般儿戏”

    这是刘晔义正言辞的反驳。

    “是啊,是啊,主公,下官提议,名号将军可以选拔,但中郎将应从原有的其它军团中挑选,比如张辽和薛礼可二择其一,甚至让黄老将军从新领军也无妨”

    好吧,连一向‘没心没肺’的郭嘉,也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甚至还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这和他凡是留一手的性格,格格不入,看来是真被孙策吓着了。

    其实这还是因为在座三人都了解孙策,一般从他口中抛出带决议性质的话,那就是很难更改了,所以能不急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